霸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城水迹永定河还有很多名字北京印迹in [复制链接]

1#

北京在历史上是一个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的水乡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承载着京城的漕运,滋润着皇家的园林,维系着百姓的生活,丰富着文人的诗歌……“水”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保障补给,同时也在“润物无声”的存在中塑造着北京城的灵魂,给北京城带来生命和活力。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北京城曾经水网纵横的景象已积淀成一种城市印迹,这些“水迹”承载着北京的水韵风情,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京城水迹”栏目,以水寻史,于水观城,旨在向大家讲述京城河湖水系的历史风韵、发展变迁,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城的水文化。

内容合作:清华同衡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专栏作者:苍司宇

永定河还有很多名字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所以人们把河流比作母亲,称为母亲河。

北京有一条母亲河,一百多万年前,“她”来到北京这片土地,在广阔的平原上随意摆动;一百多万年后,“她”哺育的孩子爱新觉罗·玄烨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做“永定河”。

爱新觉罗·玄烨只是“她”众多孩子中的一个,“永定河”也只是“她”众多名字中的一个。

下面,我们就从头聊聊关于“她”和“她”的名字。

我们人类是大自然最聪明的孩子,在会写字之前就会起名字。商代甲骨文上刻着许多山川河流的名字,比如“洹”,就是今天河南的安阳河;周代《诗经》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泾”、“渭”是流经陕西的两条河;《山海经》里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神奇了,其中《山经》有这样一段文字:“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山经》是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一部分,那时候的“幽都之山”是什么山呢?“浴水”又是哪条河呢?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周礼·职方》记载:“东北曰幽州”。

“幽”字有神秘、荒远的意思,用作地名时,泛指古时候中原人眼中偏僻的东北地区,大致包含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都”指人们聚集的地方。“幽都”可能是与今天北京地区有关的一个地名。从幽都之山流出的“浴水”,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推测,就是那时候的“永定河”。

可以说,“浴水”是她的第一个名字。

《汉书》中把“浴水”记作“治水”(“浴”和“治”两个字太像,弄混了),《说文解字》中又称为“(读音“累”)水”,原文是:“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

水的“”字显然是从累头山的“累”字来的。据清代学者杨守敬考证,累头山就是位于山西代县西北的“北斗山”,今天叫做“雁门山”——这里是“她”最早被公认的发源地。

雁门关景色

“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北朝。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专门的“水篇”,其中提到了水上游的一个支流——“桑干河”。

到隋唐时期,“水”这个名字消失了,“桑干河”的名字一直延续下来。

《隋书》记载:“大业七年,征辽东,炀帝遣诸将于蓟城南桑干河上,筑二坛,设方壝(读音“围”),行宜社礼。”

蓟城,就是当时北京城的名字。

“桑干”两个字,又被记做“桑乾”、“溹涫”,像个拟声词,又有点儿像外语,后来还有人解释成“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很有诗意,但没什么依据),无论怎么解释,都和累头山没关系了。

“桑干河”这个名字,是从桑干泉来的。桑干泉,是燕京山上的“天池”之水潜流至洪涛山前,从地表涌出形成的泉群。

《水经注》记载此泉“洪源七轮(量词)”。

这个泉群就是位于今山西朔州的神头泉群,燕京山上的“天池”就是位于今山西宁武县管涔山上的宁武天池。

山西朔州神头泉群

山西宁武天池风光

严格说来,“桑干河”和“水”并不是同一个“她”。

“她”改名字这件事,实际上是这样发生的:“她”是一条由好多个支流汇流而成的大河,人们会依据源头的地名给她起名字,因此,“她”的名字会随着源头的改变而改变。而源头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她”变了,也可能是人们看“她”的视角变了。

天池、桑干泉、累头山位置示意图(底图来源:百度地图卫星图)

从金代开始,人们看“她”的视角明显的变了。

“桑干河”这个名字,不再是“她”的全部,而是特指“她”进入北京之前的部分。也是从金代开始,“她”所经过的北京,变成了王朝首都,开始建设大规模水利工程。人们眼中的“她”,从一条“发源于山西的河”变成了一条“流经首都的河”,由于人们的“另眼看待”,“她”又有了好多个新名字。

《金史·》记载:“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

这段文字讲的是金大定年间引卢沟河水,开凿运河通京师漕运的事儿。“卢沟河”就是“她”在首都的“官名”。

《元史》记载:“卢沟河,名曰小黄河,以流浊故也。”《明史》记载:“(卢沟河)亦曰浑河”

卢沟桥

卢沟河、小黄河、浑河、这些都是“她”的名字。这些名字清楚地体现了“她”的特点:

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解释说:“浑河,如云浊河也。卢沟,如云黑沟也。浊且黑,一水也。水雷殷而云涌,亦曰小黄河。”

这些新名字不再包含和源头有关的含义,而是直接描述“她”的样子——“她”大老远地从山西来到北京,一路上携带了不少泥沙。

《明史》记载:“河初过怀来,束两山间,不得肆。至都城西四十里石景山之东,地平土疏,冲激震荡,迁徙弗常。”

“地平土疏,冲激震荡,迁徙弗常”准确生动地描述了“她”涌出山谷,进入平原后水流动态。在地理学中,这种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叫做“冲积扇”。

河流冲积扇示意图(图片来源:UniversityofNotreDame,星球研究所修订)

冲积扇水文地质示意剖面(图片来源:《地下水水文学》朱学愚,钱孝星/著)

冲积扇,即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在地貌学上有其特殊的沉积结构: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沉积物组成随着河流水动力的减弱而不断变细。流出谷口的河水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潜水”,潜水顺势向下流,在沉积物质变成粘土的地方溢出,形成大量地表泉和湖泊。

北京地区所在的冲积扇至少在全新世(从年开始)早期就已经形成,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土壤、湖泊、流泉、地下水,都在“她”的摩挲下成长。

金代以后,这里被立为首都,人们尝试利用“她”为漕运服务,却发现“水质浑浊、冲激震荡、迁徙弗常”,于是给“她”起名叫小黄河、浑河、无定河。

永定河经过官厅山峡从三家店附近出山卫星图(底图来源:百度地图卫星图)

到了清代,“她”哺育的孩子爱新觉罗·玄烨给她起了个新名。

据《清史稿》记载,永定河本来叫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为了解决无定河下游平原河水泛滥的问题,康熙皇帝下令,“自良乡老君堂旧河口起,迳固安北十里铺……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淀……筑南北堤百八十馀里,赐名永定”。

“永定”,永远安定的意思,这是康熙皇帝的心愿。然而,为了“永定”而筑的堤坝,只维持了三十余年的安流局面,却带来了后来更严重的水患。

永定河下游原本没有完备的堤坝,河水泛滥时在平原漫流,水散流缓,虽然影响面积大,但灾情比较轻,水退之后,被水淹过的土地反而更肥沃。下游筑堤之后,河堤约束河水,泥沙聚集填满河床,形成“地上河”。每到汛期,洪水不能顺畅的下泄,河床又不能容纳洪水,于是河水漫堤而流,甚至决口改道。自乾隆年间直至清末民国时期,永定河自卢沟桥以下发生了多次重大水灾。

清代永定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图片来源:《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尹钧科/著)

永定河这个新名字,并没有让“她”永定。

直到年,官厅水库建成了。

官厅水库

官厅水库截断了永定河,根除了永定河下游水患,保证了首都的安全,为首都的蓬勃发展储存了大量水资源。然而,官厅水库以下的河道逐渐干涸了,失去了河水的滋养,永定河下游的生态环境也变差了。

怎么办呢?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按照工程计划,年,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将基本建成,初步形成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永定河恢复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

明代,“她”是“水质浑浊、冲激震荡、迁徙弗常”的河,今天,我们期待她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

永定河全流域图(图片来源:《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事实上,无论我们怎么看待“她”,怎么形容“她”,怎么想办法改变“她”,给“她”起多少个不同的名字:从水、桑干河,到卢沟河、小黄河、浑河,再到无定河、永定河……“她”依然是“她”。“她”有多变的姿态,也有一些难以改变的个性。

希望“她”越来越好,希望我们人类能尊重“她”的个性,和“她”更好的相处。

参考资料[1]尹钧科,吴文涛.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M].北京燕山出版社,.[2]林华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人民出版社,.[3]朱学愚,钱孝星.地下水水文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4]谭其骧.长水集(下册)[M].人民出版社,.[5]唐晓峰.古史传说时代的北京地区[M]//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燕山出版社,.[6](清)陈琮纂.乾隆永定河志[M].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整理.学苑出版社,.[7]邓辉,罗潇.历史时期分布在北京平原上的泉水与湖泊[J].地理科学,,31(11):-.

▲京城水迹/大家谈

岳升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历史地理和环境考古

永定河的名称变化较大,既有随时代的变化,也有上下游的不同,还有因文献考据而出现的差异,要能准确通俗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令人欣慰的是,本文将永定河名称的历史变化清楚地表达了出来。此外,在早期的水、治水、湿水和清人考据方面,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那已是属于研究的范畴了。永定河在山区受到山峡的约束,数十万年可以不改其道,但当它来到北京平原上时,失去了约束,则变得放荡不羁,摆动不定,因而有了无定河的名称。人们为此连年筑堤,以求其水能够永定。永定河在给人们带来灾害的同时,也提供了利于生存的环境。数十万年来,永定河在北京西山山前沉积出一片平缓的原野,为北京城的发展创造了理想的地理环境。-年前,它流经今天的清河,形成宽数千米的河谷低地,那里丰沛的水源和发达的水系,使其成为三山五园的选址之地,创造出辉煌的园林景观。-年前,它流经北京的前后三海,后人利用它留下的河谷开辟出一串湖泊。元大都的设计者把这串湖泊比作河汉,城池的中线依它而划定。-年前,它的一支干流曾流经北京城的西南角,隋唐大运河的永济渠借用它而抵达幽州城下。今天这些永定河故道已经不属于永定河流域,但它却记录下永定河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恩惠,是我们研究永定河时不应忘记的。

关于“京城水迹”,大家都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或提供内容线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