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绵绵细雨中,在霸州市黄庄子村,袁有望将军迎来了他国防大学的同学、重庆警备区原司令员杨冀平少将,杨冀平系著名的开国上将杨勇之子,专程从北京赶来,为袁将军筹建的“黄庄子村史馆”捐赠了《杨勇将军传》,为这家红色村史馆添加了革命记忆。
袁有望将军向杨冀平将军介绍村史
为报养育之恩筑就“善孝门第”
袁有望将军出生于年,初中毕业的他于年报名参军,由一名新兵成长为团政委,后历任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二炮工程学院政委、二炮政治部副主任,年晋升少将军衔,年退休。袁有望将军40余年的军旅生涯,令他难忘的是年武汉抗洪:身为二炮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的他率领学员、战士,成功完成谌家矶筑堤抢险任务,并在武汉第三险段丹水池奋战一个多月,在特大洪水前,保护了人民的生命与财产,荣立二等功,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军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并入选全军英模事迹报告团。
记者面前的老将军精神矍铄、满腔热忱,离乡多年,他忘不了自己与家乡的情缘:早年间,袁有望的爷爷从山东逃荒要饭至河北,之后结婚落户在黄庄子,奶奶28岁就去世了,是舅爷黄金亭、舅奶奶张金珍养育了他父亲、姑姑还有他袁家两代人。他忘不了两位老人中亭河水般深长的恩情,年清明节,他向同乡战友张士威透露了修葺舅爷、舅奶奶故居的想法,请从事建筑业的老友帮忙督建,耗时两年建成了“善孝门第”。
身为儒将的袁有望对故居倾注了太多的情感,窄窄的胡同、小小的庭院,既重现了养育恩情的记忆,又尽现冀中老民居特色:庭院中间“回”字型地砖寓意着思念与回归;门楼上的“海上旭日”与倒座的“彩云新月”相对;正房、厢房、门楼分别是菱角檐、抽屉檐、椽子檐、灯笼檐;正房门“上亮子”雕刻着“天地人和”,推开后燕子可以衔泥筑巢,寓意“似曾相识燕归来”……
“善孝门第”于年9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院内渔具、农具,屋内灶台、土炕……成为当地的一处民间记忆,已接待各界万余人士的参观、游览。
心怀善孝的袁有望将军
村史无声铭刻国难热血
筹建“善孝门第”之初,村里的一座“百年老屋”引起袁有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