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复制链接]

1#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特色,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替天行道、扶危济困的英雄好汉形象。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宋江无疑是核心人物。他以超常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团结众人占据水迫梁山,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后又破辽国,平田虎,剿王庆,擒方腊,为国立功,直至饮毒酒而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孝仁义礼智信俱全的英雄首领。正是他在道德上的严格律己,使他有一种超强的人格魅力,而使众人折服。

《水浒传》第18回交待了宋江的出身。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庄人氏。有一首临江仙词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总括:“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才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下面就根据原著从忠孝观念和五常准则两大方面浅析宋江的形象。

一、极强的忠孝观念

(一)尽忠报国名留青史是宋江一生的奋斗目标

在宋江的四个绰号中呼保义最为重要。《宋史》“职官志”记载,有成忠郎,保义郎都是御前小武职,成忠原称左班殿值,保义原称右班殿值。他们主要职务是在皇帝跟前管辞谢、朝见、宣传、赞谒之事。在这里保义是指保大义,即精忠报国。宋江之忠表现如下:

1.聚义厅改换招牌。

第16回,晁盖中箭身亡,宋江坐得第一把交椅时,首先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绝非换块牌子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宋江忠义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宋江想让自己内心这颗忠义的种子播种到众人心中,于是宋江道:“小可今日权居此位,全赖众位兄弟扶助,同心同意,同气相从,共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第82回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济州太守对前来招安的宿太尉说:“这一般人,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化。”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后把大旗上“替天行道”也改成了“顺天护国”。这改牌换旗尽显了宋江的忠心。

2.厚遇不降,破辽显忠。

第85回,宋江带兵攻打辽国,辽国反而派使臣予以厚待。智多星吴用对宋江说:“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吴用以足智多谋著称,可以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物,他在宋江的心中地位颇高,宋江对他言听计从。可偏降辽一事宋江回答十分果断,否定了吴用的意见。宋江回答:“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提,纵使宋朝负我,我衷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逆顺,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宋江之言发自肺腑可谓忠心致极。宋江不仅是在语言上而且行动上也尽显忠心。辽国欲封宋江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与宋朝天子封的没有品爵的先锋相比真是天地之别,而宋江赤胆忠心,反而用诈降之计取了辽军的霸州。随后又大破辽军,使辽国臣服于宋朝,真可谓精忠报国。

3.忠心服众。

第回,宋江平定了王庆之乱,班师回朝,不但未受封赏反而被拒之城外,禁止众将入城。众人不服皆生反心。吴用以实告之。宋江道:“军师,若是弟兄们但有异心,我当死于九泉,忠心不改!”并对众将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虽然朝廷出榜禁治,理合如此。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众人听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泪,设誓而散。宋江的一番话打动了众人,从本质上看是他的兄弟之情使众人深深感动,是其忠君之心令众人折服。

4.至死且忠。

狡兔死,走狗烹;禽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言非虚,宋江平定天下各处叛乱后反被奸臣陷害,饮御赐毒酒而死。而他发觉自己中毒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存亡,而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明忠义之事坏了。”于是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荆州。并也让李逵喝了毒酒,并如实告之“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宋江这段话不离“忠义”二字,至死尚且只顾忠义,为了忠义甚至鸩杀自己最好的兄弟,不但自己不要命了,连李逵也搭进去了,宋江之忠达到了极点。小说对宋江之忠的描述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

(二)百善孝当先,宋江作为小说的主要正面形象,对其孝作了许多方面的叙述,以显示其品格高洁

小说第18回有交待“因面黑身矮,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做孝义黑三郎。”这个绰号是对宋江孝道的一个总括。对宋江孝父还有以下描写:

1.宋江对父亲的教诲言听计从。

在36回,宋江被充军江州之前,其父宋太公叮嘱说:“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夺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叫人骂做不忠不孝。此一节牢记于心。”果然行至梁山泊被晁盖等人劫上山去,宋江此时说:“家中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叫小可吃了官司急断配出来,又频频嘱咐,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叫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了老父怆惶惊恐。”宋江时刻不敢忘其父教诲,处处为老人着想,可以说字字真情,句句见孝。晁盖等人还是坚持留下宋江入伙时,宋江情绪异常激动的说“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这一句话真实的反映了宋江的内心世界,他的人生追求中就有孝这个字。说完了以后宋江“泪入雨下,拜倒在地。”反映了他极为激动的情绪。小说以简单的几句话和两个动作就把一个大孝子的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

2.闻父丧亡,悲痛欲绝,急回奔丧。

第33回,宋江大闹清风寨后带着花荣秦明等人投奔梁山。途中遇到石勇带给宋江的一封出自其弟宋清之手的家书,声称其父去逝。宋江不知是计骗他速归,信假为真,痛不欲生。宋江见信后的表现小说描写得十分到位“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碰撞,大哭起来。直哭得昏迷,半晌方才苏醒。”这一系列动作描写,从叫苦到捶胸到自骂再到撞壁大哭,把一个丧父之痛的孝子写活了,一个大孝的宋江出现在我们面前。哭完了还没完,宋江想要立刻回家。众人力劝宋江引领大家上山后再回家,宋江此时早已方寸大乱,只匆忙写了一封给晁盖的推荐信留给众人,自己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小说中描写“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一个“飞”字体现了宋江急迫的心情,为父主丧这是一个尽孝道儿子的责任,宋江急于回家正反映了他的大孝。

3.以孝为先,时刻挂念老父安危。

第41回,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题反诗,被捕问罪被晁盖李逵等人劫法场救上梁山。宋江脱险后首先想到的是“恐连累老父受惊,性命不保。”于是马上下山搬取老父上山。小说中还用了“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思,昊天惘极。”几句诗表现宋江一片孝子之心。

二、严守五常为人准则

在小说回燕青射雁一节,宋江以雁比人是对五常观念的一个概括。“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宋江的五常观念延及禽鸟,并以鸟比人说“天上一群鸿雁相呼而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可见其五常道德观念的深厚。其五常人伦准则细分如下:

(一)施行仁义

1.宋江一向主张仁义爱民。

忠义堂前的柱子上有14个字“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这占山为王的强盗本来就是以打家劫舍、抢夺资财、杀人越货为职业的,这宋江却出人意料的在忠义堂挂出了“不爱资财不扰民”的字样,显示出其仁爱之心。

2.实行仁义看对象。

宋江的仁义观是分清对象的,攻打高唐州时把高廉一家老小四十口,处斩于市;攻打华州割了贺太守的头,将其顽抗的三百护兵全杀了;而攻破东昌城以后,太守却饶了不杀,原因是“太守平日清廉。”宋江偷袭无为军对恶贯满盈的黄文炳一家四五十口全部诛杀,而对其善兄黄文烨却秋毫不犯,这些方面不仅体现了宋江的仁爱之心,还显示出他的明智。

3.对大宋朝军兵怀仁爱之心。

第77回,宋公明两赢童贯,却不愿斩尽杀绝,小说中写道:“原来宋江有仁有德,素怀归顺之心,不肯尽情追杀,惟恐众将不舍,要追童贯,火急差戴宗传下将令,布告众头领收拾各路军马步卒,都回山寨庆功。”从以上两点可以体现出宋江确实是一位志士仁人。

(二)“义”字在宋江身上主要表现为兄弟之情

小说中这样写“宋江能能济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1.义救晁盖。

第18回,晁盖带人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事情败露,官府派济州府缉捕使何涛捉拿晁盖,多亏了宋江冒着极大风险飞马报信给晁盖,晁盖等人才得以逃脱。

2.敢于出手的“及时雨”。

武松在孔家店醉打了独火星孔亮,醉后跌入溪水被捉,幸亏宋江如及时雨般出现,解救了武松。浔阳江边,李逵被浪里白条张顺淹没在水中,多亏宋江及时赶到才化解险情。宋江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不仅因为他能关键时刻出现,更主要是他重着一个“义”字,敢仗义出手。

3.宋公明之义气众好汉都十分看重。

(1)以义攻心。

梁山泊收服双鞭将呼延灼时,宋江以礼相待,呼延灼说:“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感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没羽箭张清归降也是“见宋江如此义气”,而“叩头下拜受降”。

(2)恩义难抛。

第回,宋江攻打苏州城,李俊、童威、童猛乘舟于太湖上查看军情,遇到赤须龙费保等四人,结为兄弟。这四人设计破了苏州城后,力劝李俊“何不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安身达命处,以终天年。”李俊回答:“只是方腊未曾剿得,宋公明恩义难抛,行此一步未得。”等宋江得胜之后,李俊仍是碍于宋江义气,不得辞去,便诈中风疾,可见宋江义气之中。

(3)义重难辞。

小说回打完方腊后,浪子燕青向卢俊义请辞时也说:“小乙本待去辞宋先锋,他是个义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辞别主公。”只给宋江留了一封信一首诗便“洒脱风尘过此生”去了。

4.南征方腊,损兵折将,宋江真情痛哭见真义。

众好汉的言行从侧面反映了宋江的义气深重,正因为宋江重义,他们甚至可以为宋江牺牲性命。宋江重义气,在攻打方腊时,众兄弟一个个为国捐躯后,从宋江的六次情绪变化便可以看出来。从回开始,一百单八将开始有了伤亡。

(1)润州哀伤。

回,攻取润州时,折了宋万、焦挺、陶宗旺,宋江心中烦恼怏怏不乐,说:“今日方渡江,又折了我三个弟兄,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创之时,多亏此人。今后作泉下之客!”一番话表现了对死者的生前追忆和死后的哀悼,带有深厚的感情。

(2)痛哭毗陵郡。

回攻打毗陵郡时,折了韩滔、彭桀。宋江大哭道:“谁想渡江以来,折损我五个兄弟。莫非皇天有怒,不容宋江收捕方腊。以致损兵折将?”宋江是一个非常注重兄弟情义的人,无论打辽国还是田虎、王庆都没有折损一个兄弟,而打方腊刚一出师便折损了五个,宋江因弟兄伤亡开始对一向认同的出师平乱的是否正确有所怀疑了。

卢俊义攻宣州连折了郑天寿、曹正、王定六三人,宋江听罢“大哭一声,黯然倒地,只见面皮黄,唇口紫,指甲青,眼无光。未舍五脏如何,先见四肢不举。”这一系列的表现体现了宋江悲痛致极。等众将救起宋江,半晌方才苏醒,对吴用等说道:“我们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腊了!自从渡边以来,如此不利,连连损折了我八个弟兄。”宋江攻打方腊是为国进忠,而兄弟伤亡为之悲是为弟兄之义。宋江此番话已有了绝忠从义的一丝念头。宋江从来都是忠大于义的观点办事,只有在连折八将时生出了从义绝忠的念头,认为“收伏不得方腊”有一丝退兵保众兄弟性命而存义之心。可见“义”字在他心中也是很重的。

(3)苏杭悲歌。

攻打苏州折了丑骏马宣赞,宋江“伤悼不已,使人安排花棺彩椁,迎去虎丘山下殡葬。”水军攻打常熟,施恩、孔亮落水淹死,宋江“心中大忧嗟叹不已。”攻打杭州徐宁中箭而亡,郝思文被方定天碎剐。宋江见报又是“好生伤感。”张顺死于涌金门下枪箭之中,宋江又哭的晕倒。他说了一句十分重情的话“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恼!不由我连心透骨痛!”宋江此言非虚,当初五台山众人摄誓“只愿弟兄同生同死,世世相逢!”因为宋江注重兄弟情义,所以才如此悲伤。

(4)杭州悲祭。

卢俊义带兵攻打独龙关,折了董平、张清、周通三人,宋江“心中添闷,眼泪如泉”;德清县南门外折了龚旺、雷横,宋江“泪如雨下”;攻打杭州折了索超、邓飞二将,宋江心中又“好生纳闷”。刘唐被候潮门闸死,宋江痛哭道:“屈死了我这个兄弟!自郓城县结义,跟着晁天王上梁山泊,受了许多年辛苦,不曾快乐,大小百十场,出战交锋,出百死得一生,未尝折了锐气,谁想今日却死于此处!”攻下杭州后,宋江因思渡江以来,损折许多将佐,心中十分悲怆,于是在净慈寺修设水陆道场七昼夜,超度众将各设灵位享祭。

(5)乌龙岭折将。

回,乌龙岭水军头领阮小二被围自刎,孟康中炮身亡。宋江在帐中不仅烦恼,而且寝食俱废,梦寐不安。步军头领解珍从百丈高崖落下,粉身碎骨,谢宝被乱箭穿身,宋江哭的几乎昏晕。攻打睦州,王英扈三娘夫妇俱被郑彪打死。宋江心中大怒,引军出战,大喝郑彪道:“逆贼怎敢杀吾二将”。此时宋江已经由悲痛转向对敌人的切齿之恨。不久李衮、项冲双双毙命,宋江听罢“痛哭不止”。乌龙岭上石宝刀砍马麟,流星锤打死燕顺,宋江听得“扼腕痛哭不尽”。乌龙岭上郭盛死于巨石之下,吕方与敌将撕打,坠岭而死,宋江又是“惆怅不已”。

(6)清溪县悲愤复仇。

宋江屯兵睦州,收得卢俊义是书,攻打翕州,又先后折了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张青、丁得孙、单廷诘、魏定国、李云、石勇一十三人。宋江烦恼不已,痛哭哀伤。攻打清溪县时,秦明被方杰一戟刺死,宋江见折了秦明,尽皆失色。到现在为止,死人已是很经常的事了。宋江见五虎将之一秦明也被杀了,不仅哀痛,而且也害怕了,怕再有人战死。果然攻打县城过程中,又死了郁保四、孙二娘、邹渊、杜迁、阮小五。宋江此时惜怜兄弟之情,全转为报仇雪恨之愤了,令人先取了仇人方腊军左丞相娄敏中的首级,叫蔡庆将敌将杜微剖腹剜心,滴血享祭打清溪县阵亡的兄弟。

宋江活捉方腊得胜欲归时,林冲患风病瘫了,杨雄、时迁发病而死,宋江见了,感伤不已,一百单八将归京者只有二十七人。面见天子时,宋江垂泪不止,这样的结局使得重义的宋江伤透了心。

宋江之义可以说是义薄云天,众多英雄好汉因为宋江的义气,甚至可以舍命相随,而义正是宋江这个人物刻画的最成功的地方。

(三)宋江对于封建社会礼方面的要求也做的非常出色

本为郓城小吏,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宋江的本身就是“礼”的代表。小说中无论是85回宋江紫虚观参拜罗真人,还是五台山参禅进见智真长老,宋江都是彬彬有礼。吏道纯熟的宋江不仅在朝廷上对皇帝、太尉等这些当权者必恭必敬,对自己的兄弟也是以礼相待,表现有两个方面。

1.礼贤下士。

在梁山初建的过程中,收服各个将领宋江的拿手好戏便是以礼相待。这一招百试不爽,各个英雄无不纳降。特别是第60回宋江军攻打芒砀山,捉住项充、李衮,宋江忙叫解了绳索,亲自把盏。并说“欲礼让上山,同聚大义,盖因不得其便,因此错过。”两人十分诧异说“今日被擒,万死尚轻,反以礼待……誓当效死报答大恩。”

2.礼让为先。

宋江以礼待人的另一表现便是谦让。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子他曾让过林冲、呼延灼等多人。第68回让位于玉麒麟卢俊义的表现最为激烈。为了成功让位宋江不惜自贬,说出了三方面不如卢俊义。“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卢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众人无人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卢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又非众人所能及。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一发众人无能得及。”宋江的礼让做法并非做秀,但也已到极致,物极必反,他的做法引起了李逵、武松、刘唐、吴用等人的反对,鲁智深甚至大叫道:“若还兄长要这许多礼数,洒家们各自撒开!”这种反面衬托正说明宋江对自己礼方面的严格要求。

如果说义是宋江能团结众人的根本所在,那礼就是义的华丽外衣,是体现义的最佳方式,是团结众人的有力武器。小说对宋江这个人物礼的方面的描写十分准确。

(四)宋江是个有大智慧的贤士

《水浒传》中最有智慧的当属智多星吴用了,吴用之智多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策略,而与吴用相比宋江的智除了军事方面的指挥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

1.天资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

宋江在发配江州后在浔阳楼题反诗时写了一首《西江月》,其中有“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几句。从这自我描述上看,宋江不仅是知文善墨的秀才,而且是个有权谋有远大志向的大智慧者。

2.识大局的智者。

第83回,宋江被徽宗派去征辽国。中书省差二员厢官犒赏宋江军队,但两人克扣酒肉。一军汉怒不可遏,杀死了一厢官。宋江得知后怕奸臣趁机陷害,影响北征,与吴用商议后便挥泪斩小卒,并上奏徽宗实情。上书省果然向天子参奏此事,但天子见宋江已斩杀了军汉也不治罪宋江众人。可见宋江能识大局,其智为大智。

(五)人无信则不立,宋江为人确实能做到诚信为本

1.不负前言,为矮脚虎王英娶亲。

小说32回,宋江在清风山欲救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但掠夺此女上山的王英欲将此女作为自己的压寨夫人,所以不愿放还。在宋江的恳求和燕顺的劝说下,王英勉强答应,却面露不悦之色。宋江这时说:“兄弟,你不要焦躁。宋江日后好歹要与兄弟完聚一个,叫你欢喜便了。小人并不失信。”后来,此妇人竟恩将仇报反而在刘高面前诬陷宋江为贼,使得宋江入狱。幸亏燕顺、王英相救。众人大破清风寨后杀死刘高。王英又夺的那妇人却被燕顺一刀杀了。王英大怒。这时宋江再一次许诺“宋江日后别娶一个好的,叫贤弟满意。”宋江果不失信,在第50回,宋江三打祝家庄,活捉了一丈青扈三娘,让她认了自己的父亲为义父。在庆功宴席上,宋江对王英说:“我当初在清风山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挂在心中,不曾完得此愿。今日我父亲有个女儿,招你为婿!”宋太公引着扈三娘而出。这时晁盖等人皆喜,都称宋公明乃有德有义之士。此时称赞宋江之德是因其言而有信。

2.信守承诺,放走入云龙公孙胜。

小说85回,宋江在九宫县二仙山参拜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时,罗真人对宋江说公孙胜“俗缘日短,道行渐长。”跟宋江去干大功,如奏凯还京时,却望放还。宋江回答:“师父法旨,弟子安敢不听。况公孙胜与江弟兄,去往从他,焉敢阻挡。”小说回,平定王庆之后,公孙胜果然来辞。宋江是重兄弟义气的人,不忍离别,但宋江还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宋江义与信产生矛盾时的表现“宋江见公孙胜说起前言,不敢反悔,潸然泪下,便对公孙胜道:‘我想昔日弟兄相聚,如花始开;今日弟兄分别,如花零落。吾虽不敢负汝前言,心中岂忍分别?’宋江再四挽留不住。便乃设一筵宴……众皆叹息,以洒泪。”从这一段中“再四挽留”可看出宋江的义重,在内心巨大的矛盾中却能说出“不敢反悔”和“不敢负汝前言”两句,确实显示出了宋江的尾生之信。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忠义”是小说的主题,宋江正是体现这个主题的核心人物,宋江的形象也主要在忠义上展现出来。在宋江身上忠是忠君报国,义则是兄弟之情。这两者一公一私,若分轻重是忠大于义,从“忠义”二字的排序上看也是忠前义后。

宋江之忠已达极致。忠义的化身关羽之后关胜曾言“人称忠义宋公明,果然有之。”被尊为活佛的五台山智真长老也说“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于心。”可见宋江之忠是被公认的。宋江还是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人。他对兄弟的感情是真挚并深厚的。众人因宋江之义团结在其周围。就连扈三娘被指婚给矮丑粗鲁的王英,也是因为“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这简单的描写反衬出宋江的重义。

多数读者对小说的悲剧结局不满,将其完全归罪于宋江。清代学者金圣叹甚至将《水浒传》后五十回腰斩。原著的塑造了一个如同岳飞一样的精忠报国的忠臣义士,而现代人多以当今的价值观批评宋江为愚忠,认为宋徽宗宠信奸臣是昏君一个,但在宋江眼里他却是明君一个。在封建社会受“君为臣纲”,“忠臣不侍二主”等这样浓厚的忠君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有时代性的价值观是必然的,能像宋江这样致死且忠的行为在当时就是忠臣的典范。李卓吾在《忠义水浒传序》中写道“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其实,宋江的悲剧结局最能体现小说的主旨——忠义。悲剧的结尾使小说的忠义思想更为深刻,更有余韵。作者对宋江的悲剧的描写是有意为之,以突显忠义。忠义是宋江形象中刻画最多最成功的部分。

《水浒传》刻画了一个坚守忠孝,遵奉五常的道德上近乎完美的宋江。但大多数读者对于这个人物并不买账。因为宋江在忠与义的轻重抉择时,以忠为先。为了招安率众离开了水泊梁山,为了一世忠君之名不惜毒死李逵。读者从情感的方面去读小说,要求宋江要同刘备一样首重兄弟之义,而小说中的宋公明却从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凡事公先私后,以忠君报国为重。而在奸臣当道,皇帝昏庸的北宋末年,宋江之忠心越诚,他的结局反而越悲。正是这种事与愿违的情节铺述和宋江内在忠与义的矛盾,为宋江这个小说人物增添了艺术张力。

宋江的五常人伦美德是其正面形象的有力支撑。仁义爱民、义重如山、知礼行礼、大勇大智、以信为本,作者不厌其烦的从多个方面对宋江的五常之德进行描写,在小说中几乎处处可见。仁义礼智信不仅是讲道德,而且是在说人性;不仅封建社会,即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也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宋江五常美德是作者对为人准则的阐述,于是小说中便形成了一个标本式的注重人性的谦和君子式的宋江。

三、分析宋江形象的现实意义

读《水浒传》分析宋江的道德观,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当今并不过时。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正是一些人缺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有些子女为老人的赡养问题争吵不休,也正是缺少了一个“孝”字。忠孝观念的缺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忠孝观势在必行。

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也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每个人只重私利而不讲道德,我们就会坠入一个为富不仁、见利忘义、粗俗无礼、愚昧无知、不守信用的社会里。如果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即使我们的物质资料非常富足,也不会有幸福可言。道德缺失才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真正贫穷,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最大悲哀。良好的道德是造就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当被提倡和发扬。

结论:

忠孝观念深重,五常美德俱备。作者用心良苦地刻画出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宋江。悲剧结局的描写是在表现作者对社会黑暗,朝廷腐朽的深恶痛绝,是对好人难立于世的一种反思,是对如何重造理想社会的一种思考,而不是对宋江正面形象的否定。

总之,作者对宋江这个人物刻画,从忠、孝、仁、义、礼、智、信七方面入手,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衬托渲染。无论读者是褒是贬,宋江这个忠义之士却是被写活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并不过时,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继承和发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