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曾经有这么多的水,曾经种这么多的稻 [复制链接]

1#

本文节选自《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作者苏泽龙先生。

沧海桑田与晋稻发展

苏泽龙

01

山西曾是“汪洋大海”,河多,泉多

当今地理教科书对山西环境的描述,通常是山西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天气千燥,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旱涝不均,水资源匮乏,河流多数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水量小,洪水期水流湍急,水量不稳定。

然而传说中远古时期的山西却是“汪洋大海”,并有大禹在山西“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治海”故事。

相传,大禹治水前太原盆地是一片汪洋,禹划着小舟日夜在水面上寻找治水的方法。一天,忽见远处出现一片绿洲,禹顺水划去,绿洲上有一位老人。

禹上前施礼,求寻治水的妙方,老人一言不发,禹给老人满满斟了一杯酒献上,老人仍不说话,只见他用指一弹,在酒杯上敲了一个缺口,满杯的酒顿时流于了,空出了杯底。

转眼间,老人就不见了。禹恍然大悟,他划着船察看了大水四周,根据山势在灵石山沿打开了缺口,顿时水势下泻,晋阳湖底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太原盆地。

历经长时间的变化,沧海渐变为河泊。

在文字记载中,历史时期的山西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除黄河外分布有汾河、沁河、潇河、涑水河、文峪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河流。

其中,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在山西河津市西南汇入黄河。

《山海经》载: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

“汾者,大也”。

历史时期汾河的水量是非常充沛的。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年秦穆公时,“晋饥,秦于是乎输果于晋,自雍(今陕西凤翔,秦国都)及(今翼城东故城村,晋国都)相继,命之日泛舟之役”;

公元前年汉武帝曾多次巡幸河东后土柯,乘坐楼船测汾河而行,并在《秋风辞》中留下了“泛楼船兮济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名句;

隋唐时期,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人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被史书称为“万木下汾河”。

汾河流经的太原盆地,曾是湖沼密布的水乡泽国。太原盆地著名的古湖泊有“昭余祁”和“文湖”。

先秦时期整个“昭余祁”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方圆数百里,烟波浩渺”,占太原盆地总面积的36%,是全国著名的“十薮”之一。

秦汉时期,因汾河改道,“昭余祁”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九个湖泊,至北魏时期,虽然有记载的只有“邬泽”和“祁薮”两个湖,但其面积仍有平方公里。

“文湖”最早见于《水经注》记载。“古文湖”位于今汾阳东部的低洼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魏之前面积至少在平方公里以上。

因河湖纵横密布,太原盆地沼生、水生植物生长茂盛。《诗经·魏风·汾沮洳》有诗曰:

彼游沮洳,言采共莫。彼其之子,美无度。

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异平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贇。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沮洳是水边低湿之地,莫、萱都是湿生、水生植物。汾河两岸多是水生、湿生植物的分布,也反映出当时太原盆地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除汾河之外,在山西北部,有桑干河、滹沱河两大河流。

桑干河属于海河水系,发源于宁武县的管涔山,据《水经注》记载,桑干河流域分布有天池、南池、旋鸿池、平湖等湖泊,面积多为方圆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大湖。

滹沱河,《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流经恒山和五台山,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

在晋南,涑水河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陈村峪,流域内的古湖泊有盐池、董泽、晋兴泽、张阳池等。

在晋东南,主要分布有沁河和漳河两条河流。

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经河南省汇入黄河,水量仅次于汾河。

漳河分浊漳河与清漳河,两河在河北省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历史上西门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漳河。

在晋西。分布着三川河与昕水河、文峪河。其中文峪河是汾河最大的支流。因风吹水起波纹状而得名。

文峪河发源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全流域总面积平方公里。上游有五大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在中下游有头道川、峪道河、禹门河、被义河、孝河等数十条河流。

除了河流密布之外,山西泉水众多。

作为我国北方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山西石炭岩出露于地表的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加上覆盖岩溶区,总面积为1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5%,形成了良好的“储水构造”条件。

闻名遐迩的泉水有晋祠难老泉、娘子关泉、辛安泉、兰村泉、神头泉、龙祠泉、霍泉、鼓堆泉、洪山泉等。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山西有泉水处,其中62处有“溉田之利”。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称山西泉水之盛可与福建相仲伯。

因水资利,历史上山西水利灌溉事业发达。根据方志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自战国到清末,山西历代共修水利工程项,其中汉代4项,隋唐35项,北宋25项,元代29项,明清两代项。

在众多水利设施中,始建于战国初期的智伯渠,位于山西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地太原晋祠,是山西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水利工程。

开皇元年(),蒲州(永济)刺史杨尚希“引濮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

唐贞观年间,文水县兴建了文谷水的引水工程,在此基础上开凿的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千亩渠将整个工程的灌溉面积扩展至数千顷。

据《嘉庆一统志》记载,仅清代中期太原府的灌溉工程就有69项。正是得益于历史时期丰富的水资源和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水稻在山西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普遍。

02

因水资利与禾稻之美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导致光照、气温、降水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结构。

进入新石器时期之后,随着族群的流动和区域文化的交流,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农业作物也开始传播,这一时期起源并种植于南方地区的稻作农业越过黄河北上至山西襄汾、太原一带种植。

考古研究表明襄汾陶寺、太原东太堡庄等龙山文化遗址均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稻作农业的遗存。

山西稻作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诗经·唐风·鸨羽》有:“王事靡鹽,不能蓺稻粱。”

史念海先生根据《诗》三百篇中所涉及的有关稻的篇章,认为至少在现在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中部所种的水稻是相当多的。

至秦汉时期,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禾稻之美甲于通省”。

隋开皇六年(),仅太原晋祠一地,“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水稻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宋元时期,汾河中下游沿河地带以及黄河、漳河甚至山西北部的滹沱河的水淤之地皆有水稻种植。

在文峪河流域,金代《新修汾州学记》记载:“汾州府沟渠脉散,无尺寸遗壤,麦稻丝,足厌旁近之求。”

吴宏岐在《元代农业地理》一书中指出元代晋宁路霍邑县、赵城县“多稻畦,饶有白米”。

另外,正平县汾河、绛河两岸,也分布着大量稻田。

明清时代,随着滑河干流及其支流潇河、浍河、涝河等修建中小型灌渠,以及滹沱河、桑干河、漳河、沁水和丹水上游的开发,山西水稻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展。

晋西北的永宁州,“弘治初,知州吕大川教民种稻田”,亦开始引种水稻。

保德州等地在滹沱河两岸下湿地种植水稻,甚至于北部的大同府靠近桑干河一带也有稻田分布。

据成化《山西通志》记载:“忻、汾、蒲、絳四州,阳曲、太原、清源、交城、文水、太谷、定襄、临汾、襄陵,洪洞、赵城、曲沃、稷山、夏县、闻喜、介休诸县俱出稻。”

在阳曲县,因“稻滋于水,故止城西近汾诸村蓺之”,所种植水稻粳米多(优)于糯米,县志指“惟阳曲县之三角村出者粒长而性温,味为尤美”。

太谷县近水之地也多引水种稻,“稻则为侯城、咸阳、范村有水之地可种”。

交城县文峪河沿岸的下湿地,水稻种植的数量较多,县志物产中水稻在“谷之属”类中列为第三位。

至清代晚期,“太原迤南郡县多稻”,晋东南泽州一带出现“南川粳稻花侵县”的景象,甚至于以往没有种稻传统的寿阳县南部亦开始有水田分布。

明代以来,受人口增长、屯田开荒及大兴土木等因素影响,山西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水患频发使稻田资河水之利的同时,也经常饱受洪水“水涨湮没”之累。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大雨,汾水溢并出现改道,太原县“汾河自瓦窑头西徙至东庄、郭村而下,土高四五尺,稻田尽没”。

在气候变化、河流水量不稳定、河道频繁变动等因素影响下,近代山西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普遍规模变小,产量缩减。

据民国二十八年()《山西分省地志》记载:

“十四个产稻县,栽培面积为亩,总产量担,出产最多的县为太原、洪洞、平遥、灵石,所引水源主要为泉水。”

与河水相比较,泉水水质清澈,水流稳定,可以“田畴永享利益,终无灾害”,更利于灌溉。

山西泉水开发历史悠久,山西有记载的引泉灌溉最早为战国初年的智伯渠。

战国初年,“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源,后人踵其迹,蓄以为沼。

山西泉水灌溉规模较大的主要有太原晋水、临汾龙祠泉、绛州鼓堆泉等。

龙祠泉早在唐代就被开发利用,贞观年间,尉迟恭督令在龙子祠开南横渠和北磨河渠,使龙祠泉水“北泽临汾千顷地,南润襄陵万亩田”“。

金代《康泽王庙碑记》有平湖“粳稻菱芡,晋人取足焉”的记载。

霍泉是临汾盆地与龙祠泉同时期被开发利用的泉水。

霍泉发源于洪洞、赵城两县交界处。《水经注》记载:“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入汾水。”

在绛州,隋开皇十六年(),梁轨对晋南大泉鼓堆泉进行了全面开发。

宋代司马光《游鼓堆泉碑》就记载:

“田之所生,禾麻稌稱,肥茂芗甘,异他水所灌。”

其中,“稌”即指水稻。

《稷山县志》物产“谷属”类指出:

“稻,《尔雅翼》一名稌,有粳、糯二种。性宜湿,水田中间种之。”

据《新绛县志》记载,引鼓堆泉灌溉的王马七庄有严格的行水用水规定,指出:

“其在东渠则不然,稻地渐多,台池亦有是,皆耗水之尤者”。

显然,水稻种植还是颇具规模的。

明清时期,引泉灌溉继续发展,明代有灌溉之利的泉水达62处,清代达处,山西引泉水灌溉稻田的范围有了进一步发展。

太谷县酌泉,在县南十里,西北流向,“北流溉稻”。文水县,凡涌泉丰富的地区均有水稻种植。

康熙《文水县志》记载:“猷水,在县东北二十里武陵村,平地涌出,灌溉稻田。”

“泌水,在县北八里龙泉村北,由东南注文峪河,其水平地涌出,溉稻田十数顷。《寰宇记》谓之神福泉,早祷有应。”

汾州府的闷泉、涌泉流域也有水稻种植分布。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汾州府·山川》载:“其脉漫衍,无湍激声,故名。民引以溉田蓺稻。”

介体洪山泉,亦有水稻种植。洪山泉分东、中、西三河,其中中河多稻田、油磨,曾引起其他河流的水户不满。

泉水的开发与利用,使得山西水稻种植的规模进一步提高。

仅在晋水流域,“晋水所溉稻畦甚多,无虑数千百亩”。

太原县志称“惟原邑稻田差多,而他禾亦因之并溉焉”。

《太原县志》卷三之《物产》“谷属”类中,“稻”名列榜首。

故清代外省人称山西地寒田早很少水利,只有晋祠一带,才称得上有水田。

山西本地种植的水稻,主要有粳、籼和糯三种。

因水源的不同,种植的水稻口感也有很大差异。《赵城县志》载:“东乡者霍水性柔,食之和中;西乡者汾水力大,食之盖气。”

就品质而言,山西各地所植水稻,以晋祠稻米最负盛名。

道光《赵城县志》记载:“稻米产太原晋祠者佳。”

《太谷县志》在谈及当地稻米时有“种虽鲜而质极佳。拟于太原晋祠之所出”的类似描述。

作为与天津小站稻米并称“北米之最”的晋祠稻米,“米洁白纤长,味殊精美”,曾一度作为“贡品”。

对于晋祠稻米的优良品质,《中国实业志》归因于“太原之晋祠,有泉水七流,水清而多”。

苏泽龙

作者

苏泽龙,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先后在《中国地方志》、《社会科学战线》、《当代中国史研究》、《河北学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有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出版专著《沁河老宅院》,参编《回望集体化》等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关于山西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曾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

编辑:

投稿方式:

邮箱:laojiashanxi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