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霍俊平介之录惊鸿一瞥话龙凤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原创:

霍俊平︱介之录惊鸿一瞥话龙凤

在山西省介休市东南约七公里处,有座三面环山一面河的传统北方村落,这就是地处太岳山余脉庇护之下的龙凤村。龙凤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为龙凤镇的中心地带,原是龙凤镇*府所在地。龙凤河自南向北横穿而过,沿河农耕区土地肥沃,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龙凤村旧称瓦瓮村,相传因烧制瓦瓮而得名,又因“河流奔腾*,山形环绕现凤”而更为今名。关于瓦瓮村的来由今已无史料可考。村内现存有《村北石桥记》石碑一通,为明崇祯十六年四月,即年所立。碑文载:邑治南十五里许有巨村,名曰瓦瓮村,未审古来何系而谓也。由此看来,至少在明朝末年,该村村名之来历已无考。这里曾是全镇的交通要道,也是肥腴沃土之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整个村庄如龙盘虎踞,雄壮绵延势险要;又似鸾集凤翔,羽盖霓旌引翠华。蚕蔟山下,龙凤河畔,每当山洪暴发,河水奔腾如蛟龙飞舞,雨过天晴后,千峰叠嶂似凤凰展翅,不失龙凤之名。翻阅史料,明万历《汾州府志》、清嘉庆《介休县志》均有记载,被古人称之为介休十景之一的“牛泓雨气”,便位于瓦瓮村南的蚕蔟山山谷中。

龙凤河,古称石河。这条养育世代龙凤人的洪水河,为黄河支流汾河的支流,也是介休市最大的一条洪水河。由沁源县境内汇合后流入绵山峡谷,再经南出太岳山向北流去。过龙头村、石河村、下庄村等,最后在洪相村西汇入汾河,全长5公里,流域面积达平方公里。千百年来,这条季节性的洪水河蜿蜒北流,默默滋润着两岸的万亩良田,为耕地提供灌溉用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有效保障。直到今天我们都可以想象,假如没有龙凤河的滋养,属丘陵地貌的龙凤村会是怎样的一片枯竭之地。黄河被誉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而在这片土地之上,龙凤河就是龙凤人的母亲河。

龙凤河畔,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塔。凌空塔,坐落在龙凤村东北一公里处,外村人习惯叫它龙凤塔,而龙凤本村人则称呼它为姑姑神塔,是目前介休市保存完好的六大名塔之一,亦为全市的古塔之冠。凌空塔之所以被龙凤本村人称为姑姑神塔,是因塔下曾有一座庵堂名为石鼻庵,因山势和地形似人鼻而得名。传说有二。一说,庵内原先供奉的是本村姑嫂成仙的塑像,所以当地人又叫它姑姑庵,久而久之古塔也就随姑姑庵而改称为姑姑神塔;二说,此塔为镇河塔,是为纪念姑姑神当年跳水阻止龙凤河洪水淹没介休城所建,相传这个姑姑神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妹。村内至今流传着另一个传说,唐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魏征荐绵山高僧田志超旨令祈雨,后大雨倾盆解救了庄稼济助了万民。李世民为报祈雨之恩,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还愿,御妹八姑亦随同前往。途径此地救助乡民时因缘而自创出介休当地的一种面食“拔股”。据《介休县志》记载,凌空塔因其高大而得名。这座八角九层阁楼式的砖塔高约三十八米,始建年代为清雍正十年,乾隆四十三年曾维修加固。塔顶为攒尖绿色琉璃宝瓶塔刹,塔底为石砌方形莲瓣须弥座。整座塔身收分明显,层层有出檐,檐下饰仿木结构砖雕枓栱,每个角雕有莲花垂柱。一层设门,二层设有砖平座栏杆,二层以上均铺木板阶梯,塔内中空,上下贯通,可达顶层。天气晴好时,至塔顶层向东“南山圪嘴则”方向遥望,肉眼可清晰看到位于天峻山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的石砌文峰塔全貌,蔚为壮观。塔旁古柏傲立,远处青山依旧。

凌空塔、文峰塔、龙凤河之间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远的古代,龙凤有一条巨蛇,每当山洪暴发,这条蛇就把蛇尾绕在文峰塔上,蛇身缠与凌空塔,蛇头则伸到龙凤河内饮水。民间的这种传说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灵秀顿生。

在龙凤村区域范围内,原先供奉有十二座神庙,目前仅存五座,都是经过文革大规模拆除之后的劫余。从庙宇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际用途来看,既有地方性祠庙,如介神庙、牛王庙、南神庙、山神庙、土地庙、五龙堂,又有佛寺、道观,如三明寺、石鼻庵、南道庄、北道庄,也有明清以后通行全国的关帝庙,本村人俗称老爷庙等庙宇。村民朝拜庙宇,不是出于宗教的虔诚,而是出于“祈福禳灾”等实利目的。对当地人而言,这些庙宇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在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同等的。

三明寺,位居龙凤村中央,其余村内所有庵堂观庙皆建于村外周围,足以凸显其历史之久远,地位之尊贵。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清道光二年重修,是村内唯一保存较好的古建。为原龙凤村委会驻地。三明,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明皆同者唯佛陀也。三明寺占地约平方米,呈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歇山式建筑风格。分别有山门殿、前殿、正殿、偏殿。整体气势壮观,造型别具一格。

三明寺为中国北方寺庙传统建筑结构与布局。寺前右侧至今尚存千年古槐一株,五人方可环抱。左侧为一株梧桐,高大粗壮。寺门两侧修建有砖砌影壁,壁芯已毁,部分虎头瓦及砖雕尚存。据村中姓霍的老人讲,山门正前方原有门前照壁一通,呈东西方向而立。一对守门石狮则位于影壁前,高约两米五,威风凛凛,后俱在文革中被毁,至今已无迹可寻。山门殿顶通体施琉璃,吻兽脊饰由蓝琉璃构件配黄琉璃搭套而成,勾滴瓦垄则全部为蓝色琉璃,无不体现着佛门圣地之庄严。殿内原先塑有哼哈二将各一尊,怒目相向,形貌雄伟。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左为钟楼,右为鼓楼。钟楼悬有洪钟,鼓楼置有大鼓,晨钟暮鼓,经声佛号,唤醒失路之人,而今已不存。

进入山门后,两旁相对的东西偏殿和中间的前殿构成了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前殿即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驮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现已毁。殿前有古柏两株,拔地参天。两侧的东西偏殿保存较好,殿上均设有阁楼,殿旁前廊设有楯柱,并分别镶嵌有石碑各一通,造型奇巧。东侧所嵌石碑为清乾隆十一年四月所立。碑载:前人为兴隆庙貌,使神灵有所凭依,特在寺前培植柏树四株,奈何年湮世远皆糟朽而无一存活。村民见只有两株新栽小柏,无不感伤,久欲再配植两株,奈何不可得。不曾想乾隆十年,鳌子岭(袄则嶺)村李姓、仝姓二位岁贡生员慷慨喜施柏栽两大株,从而使神灵的凭依永固。落款为寺庙住持行典大和尚及乡耆、乡约、保正、书人等。西侧镶嵌有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所公建的石碑一通,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字迹多不可辨认,大意为教导村民要习经悟道、乐善好施、恪守斯文等意。

穿过天王殿,就是整座寺庙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由主殿、东西耳殿、配殿等三部分组成,既是三明寺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地。殿顶通体施琉璃,现正脊吻兽尚存,檐角处置有的琉璃小兽等均已被毁。额枋枓栱、勾头和砖雕的仙禽瑞兽、奇花异草保存尚好。大殿内部由六根朱漆巨柱支撑,底部柱基刻有精美浮雕。殿顶中梁上清晰可辨上梁日期、捐银人名、银两数等。两侧分别绘有壁画,各种图案花卉色彩鲜艳,搭配灵活多变,保存较好。正中供奉主佛的台基高约一米,塑像皆高约两米,供立于大殿中央主尊位置,已荡然无存。根据墙面所留痕迹,基本可以断定原先供有三尊主佛,中间应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世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世弥勒佛,也就是僧众俗称的三世佛。

千百年来,受儒道影响,龙凤村原有道观两座,分别为南道庄和北道庄。由于道教以清修为主,这两处道观均建于村外的黄土崖上。

南道庄,位于龙凤村南门外,沿西南方向陡坡而上及至。庄内呈品字型分布,一层七眼窑洞应为正殿和居所,居中开有窑眼可通窑顶,窑顶之上建有土窑五间,其中间三座为主殿,两侧小窑为偏殿。至于庙宇的具体情况,则已无从考证。

北道庄,位于村北头沟,也是龙凤村的北向边界。北道庄虽与南道庄同为道教建筑,选址亦以清净为本,但与南道庄的规模有限和布局简单不同,北道庄则规划严整,气势宏伟,在形制上无疑高出南道庄很多。北道庄坐北朝南,高居于北头沟底的黄土崖上,居高临下,地势险要。顺沟向北而行,入庄时需沿陡坡一路攀援,经观门而入,东向的窑洞为道士的居所,西向则为殿堂。由于地形所限,作为主体建筑的殿堂依台塬而建,层层叠起,上下共三层,每层均有窑洞式殿宇三间,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整座主殿因地制宜,布局严整。其殿顶及两侧用大量青砖围合修筑,作为防范台塬坍塌的有效加固措施,因此形成了壁垒式风格,远看蔚为壮观。北道庄历经多朝更迭辉煌于世,七十年代这里的神像及部分建筑惨遭人为拆毁,后又被村里作为龙凤中学所占用,现幸存的也仅剩部分主体建筑。

龙凤村庙宇林立,多神杂处,尤其地方性祠庙居多。比较典型的庙宇有介神庙、牛王庙、山神庙、老爷庙、五龙堂、南神庙、土地庙等。这些庙宇大多供奉着大众神灵,是面向村民的公众场所。上至天帝,下至鬼灵,土有土地,灶有灶神,人们均礼遇有加,从而形成了万灵崇拜与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介神庙位于村东,官称洁惠侯庙。宋史绳祖《学斋呫毕》曾载:宋天禧元年,诏封介之推为洁惠侯。神庙坐北朝南,始建于何时,至今是谜,明万历三年重建。现仅存大殿一座,因遭大火焚毁,已破败不堪,湮没于横生的蔓草中。殿内墙壁上原有明代彩绘壁画,内容为当年介之推跟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直至归国后与母上绵山隐居、焚身等4幅故事画面,详细描绘了介之推的忠孝之举,亦毁。庙内有明世宗嘉靖三年之立石《重修洁惠侯庙记》,碑文中记载:粤秀介山之名传其远矣,介山之名非之推无以显,之推之节非介山无以彰。之推始事文公也,割股而食以避大难之临,周旋之外十有九年之返,昭其忠也;及至返国,目舅犯之要,君耻与之而并立,昭其清也;携母入山,养亲隐居,昭其孝也;死火不就,乃天性之所报,昭其烈也。忠、孝、清、烈,推实兼之,苟以爵禄企之,岂其心哉?又记曰:故文公环绵山封之,可谓善补过而不终负矣。故尝谓之说曰:汨罗之忠,首阳之清,四皓之高,予陵之节,之推则可谓兼有之矣。该碑的碑阴后半截有时为山西按察司提学副使的陈裴等人咏绵山介之推诗六首。这些都代表了历代王朝对介之推的推崇。相传介之推携母前往绵山隐居时曾途径龙凤村,后世村民为其精神所感动,以建此庙。时至今日,本村村民在新生儿满月之日,必会在自家院子里摆上贡品,朝介神庙所在的方向行三拜之大礼,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介之推对龙凤这片土地的深厚影响。

在介神庙向南不远处即为牛王庙和山神庙。牛王庙始建年代不详,房屋四栋,占地面积约平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正殿,两侧仅存东配殿及西垛殿。戏台建于高1.4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三间,单檐卷棚硬山灰瓦顶。正殿面宽三间,有砖雕荷叶莲蓬樨头,殿内原供奉塑像已毁。据传为庇护村内牛、马、羊、骡子等牲畜之神。古时此地因龙凤河的存在从而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的农耕区。在封建时代,牛、马、骡子是农田耕种的主力,相应的与农业相关的这些牲畜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最关心的莫过于生老病死和农业生产,由此而产生了诸如庇护牲畜的牛王庙,以及对自然力崇拜的山神庙。

山神庙,是以祭祀山神、保佑境内平安为目的而修建的。原先因此地位于蚕蔟山山下,村内猎户较多,村民为图生计常有狩猎者深入山中捕食猎物,久之遂修此庙,是为山神庙。然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被平毁,而今早已为村民的宅基地。

牛王庙和山神庙正南方向,原有老爷庙一座,也就是通行全国的关帝庙。相传五月十三为关老爷磨刀之日,老百姓俗称下雨天,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庙堂已无存,现为太岳山龙凤林场所在地。

村东南方最远处即为五龙堂,今尚有旧址可寻。生活在龙凤村的人,年长者都听说过空王佛与五龙圣母的传说故事。据村内老人回忆,此处原先供奉有五龙圣母和五龙塑像。传说大唐初年,五龙携母在介休绵山修行多年,普度众生。后空王佛田志超自榆次来绵山弘扬佛法。五龙圣母早年曾钟情于田志超,得知昔日恋人到来,有意让出此地供其修行,奈何不易出口,巧设棋局,约定输者主动退出绵山。一番博弈后,五龙圣母扔下两粒棋子,自称不力而退出棋局。五龙闻之,大怒龙母之做法,奈何愿赌服输,只得离开绵山,遂来到龙凤村东,为村民镇水施雨,保佑一方水土得以风调雨顺。今在绵山抱腹岩下的云峰寺内尚存五龙殿一座。

南神庙位于村南门外,原址规模宏大,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叔叔为求佛而去绵山,途径龙凤留以大德而修建。因庙宇位于村正南方向遂以南神称之,故为南神庙。已损毁无踪。

北门外原存有土地庙,为村民祭祀土地爷,祈求黄天厚土保佑庇护之所。在山西地区,土地庙最为常见,而旧时的龙凤村则家家户户大门内单独修筑一龛,或砖垒或掏土而成,单独供奉土地爷。每逢大时节必磕头祭拜,虔诚之至,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神灵。现已无存,沉睡在原镇*府驻地内。

龙凤村为龙凤镇最大的村庄。因地势所制约原有堡门两座,分别为南门和北门,西部为黄土台塬,东面为河滩地区,故为天然险阻,给人以开门诸侯闭门王的气势。村内沟壑较多,诸因地势而自然形成,没有一定规格,以东西走向为主。其中“宋家沟”、“北头沟”为村民自古以来居住之地。冲沟两侧村民以具有良好整体性和稳定性的黄土为依托,创造了黄土高原一带特有的住宅形势,窑洞。古时因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诸多制约,村民为躲避寒风,争取日照,多筑有土窑。条件稍宽裕些的人家则以砖砌窑,俗称砖窑。这样的情形在黄土高原地区尤为常见。

土窑一般都要添加“梁担”,也就是用木梁支撑窑顶的土层,用以增强结构的坚固性和安全性。窑内置土炕、灶台,两者相互依存,占据了室内大部分的面积。旧时,村内妇女多在炕上做针线等生计之活,以家务和生育为伴。在这里我们至今可以看到土炕边嵌有的铁环扣。俗语:小毛孩,三翻五坐九爬爬。也就是说,土炕作为育儿的重要场所,尤其新生儿在八九个月左右会爬动的时候,紧挨着土炕的灶台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之地。出于安全考虑,把不懂事的婴儿用一根红绳裤带拴于铁环扣上,即可以让孩子在火炕上自由行走,又避免了灶台存在的隐患,不可不说是无奈中的大智慧。

明朝中叶以后频繁的战乱使山西遭到了严重破坏,乡村受害更甚。村民们不得不广设壁垒,以求自保,纷纷在居住区以外建造巷门、寨墙以保平安,于是“巷”这种特殊的防御性住宅群便由此而来。龙凤村内尚存有“赵家巷”和“李家巷”两条老巷。据传这两条老巷均为当时的赵姓和李姓两族大户所居而由此得名。赵家巷除留有几座保存较好的老宅外,巷内尚存一座堡院,堡门作为首道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巍然耸立,周遭由高耸的堡墙围合,与普通民宅形成了显著差异。

李家巷位于赵家巷正南方,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丁酉年,即公元年重修,后又在清康熙五十年十月再次重修,整体保存完好。大门两侧尚存石刻楹联一幅,为清光绪十年三月所立,书人为张桐云。上联为:天地间诗书最贵;下联为:家庭内孝弟(悌)为先。巷洞两侧分别镶嵌有石碑各一通,立碑时间分别为清顺治丁酉年和清康熙五十年十月,字迹多数已不可辨认。

巷内明清老宅多依地势修建,其中留有的一块石刻匾额依稀可以探寻龙凤村人自古以来对习文读书的重视。匾额上书“义学”二字清晰可见,为清嘉庆戊辰季夏,即年6月所刻。义学也称“私塾”,为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最晚在清嘉庆年间,龙凤村已出现了免费的教育学校,出现了这种靠公益资金和私人筹资的旨在为穷苦百姓家孩童提供基础教育的义务私塾。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对义学有过深刻的描述:漆黑茅庐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自元代中后期设义学训诸生开始,历经元明清三朝。这种为家境贫寒学子提供免费就学的机会,为普及民间教育和从社会下层培养人才,对当时的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碑的发现,对研究龙凤村乃至介休市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介休县志》亦曾记载:民国八年,创设龙凤国民学校;民国九年,再创设龙凤国民女校。

龙凤村内保存较好的大面积古宅为旧时杨家老宅,当地人俗称“杨府”。杨府分上杨府和下杨府,为严整的聚落形态。上杨府为临街而建的合院,台院布局颇为讲究,院内装饰简繁不一。在正对路口的院墙内镶嵌有石敢当以做镇物阻挡“邪气”,府门嵌有“凝瑞”二字,高大威严,府宅内外均有精美的砖、木雕。合而不同的院落布局彰显出杨氏族人与贫民阶层的明显差异,君子之逸跃然而现。

下杨府尚存镂空砖雕照壁一通。内宅的西厢绣楼雕梁画栋颇为精致,木雕的栏杆与宅院形成了强烈对比。主大富贵,杨氏一族在当时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在龙凤村正西方的黄土台塬顶上,清晰可见一座由黄土砌成的圆形堡垒,当地人俗称“鞑子寨”。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村内年长老人回忆,当地人世代称此处为鞑子寨,寨子里面原先居住有蒙古人,汉人俗称他们为“鞑子”,所以叫鞑子寨。

鞑子寨,据说为蒙古人建造。当时蒙古人侵入中原占领了大片疆土,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就在各村建立了数个圆形的堡垒,远看像座大型的蒙古包。这些堡垒基本都建在地势险要的山梁台塬上,里面有蒙古人把守。站在堡垒上,视野开阔,整个龙凤村清晰在目,村内一切尽收眼底,便于其瞭望指挥,统治管理。相传由于鞑子入侵这里后居高临下监视村民的一举一动,并采取高压*策,大量屠杀汉人。有压迫就有反抗,村民不堪其残暴统治,商定于某日采取统一行动,一夜间将寨子里的鞑子全部杀死,鞑子寨从此荒废。也有传言说此寨为明末老回回所率领的农民军所建,因在龙凤村驻扎期间抢劫民粮滥杀无辜,为本村村民自发组成的武装力量一夜间全部屠之,后寨被废弃。

在龙凤镇这样的鞑子寨除了龙凤村外,附近的峪子、河东、龙头等村均有迹可寻。翻阅史书及旧志,我们依稀可以看出这些传说背后的端倪。明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土尔扈特部酋长俺答不断入寇中原,给山西、河北广大地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介休市境内亦是生灵涂炭,俺答部攻县城不克,遂在县城周边乡镇进行掠夺,以为其攻打县城提供后勤物资保障。后这一历史被篆刻于碑上立于介休市后土庙内。至明末崇祯年间民变频生,流寇肆虐,包括李自成、老回回在内的农民军多批深入介休境内,首领九条龙亦被官兵斩于介休。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屯兵积粮之事向来不可小觑,而龙凤村得益于龙凤河的灌溉,土地肥沃,乃是介休的产粮富庶之地,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非太平之所。在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姜约所著的《亦汉亦蒙:身份表述中的多民族格局》一文中,曾明确提到山西介休东、西大期两村的剌姓人为元末明初流落在介休的蒙古贵族后裔。这些史料都为龙凤村的鞑子寨之谜埋下了清晰的伏笔。

惊鸿一瞥,浮生若梦。今天,当我们站在这千年古村之中,面对传统建筑日渐消逝的现实,有太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载体在自生自灭。旧时的风土建筑正离我们越行越远,文化之毁损,传统之失落,似乎已成无争的事实。如何建立良好长效的保护措施,让这座龙盘虎踞,鸾集凤翔的村落浴火重生,值得深思。

二零一七年仲夏于未央斋

霍俊平,介休市作家协会理事、介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