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俄国人是如何肢解罗马尼亚的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医生 http://pf.39.net/bdfyy/zjdy/210825/9360007.html

来源

地球知识局(diqiuzhishiju)授权发布

当提到欧洲的摩尔多瓦时,我们可能反应不过来这个国家在哪,甚至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存在感极低的国家的名字。

而谈到罗马尼亚时,我们会想到吸血鬼德古拉、齐奥塞斯库,较年长的人会想到《勇敢的米哈伊》,这部罗马尼亚电影讲述了米哈伊这位抗击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奠定今日罗马尼亚疆域的英雄。

片中米哈伊的形象高大威武。

其实,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的主体民族都是罗马尼亚人,摩尔多瓦在历史上多次因各种原因,与罗马尼亚分分合合,罗马尼亚似乎也因此陷入了国家被分割的命运。

而这背后,乃是因为罗马尼亚位于东欧-俄国与土耳其-地中海之间的过渡地带,其边缘部分往往被强者侵占,甚至沦为附庸国。

近年来,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的统一运动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罗马尼亚能否完成统合摩尔多瓦的使命,建立其梦寐以求的大罗马尼亚呢?

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与世界

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与周边——在俄罗斯、土耳其,中欧强国之间

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占据南欧大部分后,加快了入侵中欧的步伐。当时的罗马尼亚大致处于三个公国的统治下,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今日的摩尔多瓦是其一部分)与特兰西瓦尼亚。

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步步紧逼,尽管双方力量悬殊,三个公国还是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维护民族独立的战争。

罗马尼亚的三大组成部分: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

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与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与周边对其虎视眈眈的奥地利帝国、波兰与奥斯曼帝国

奈何在占绝对优势的土耳其军队压力下,他们的抵抗收效甚微。年瓦拉几亚公国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年摩尔多瓦沦为土耳其附庸,年特兰西瓦尼亚也被迫臣服于土耳其。罗马尼亚各公国须向土耳其纳贡,但可保持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利。

年11月,米哈伊在奥斯曼帝国的扶植下成为瓦拉几亚大公。日后看来,奥斯曼这位傀儡选的太糟糕了,差点终结奥斯曼在三个公国的统治。

年的奥斯曼帝国

年秋,在与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签订盟约之后,米哈伊起兵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异族统治。次年,米哈伊同特兰西瓦尼亚签订条约,承认其宗主权,之后,在特兰西瓦尼亚的援助下,米哈伊屡次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夺取了包括布加勒斯特在内的多瑙河沿岸大片地区。

勇敢的米哈伊的英姿

年10月18日,米哈伊征服了特兰西瓦尼亚。此后,米哈伊进军征服了摩尔达维亚,三个公国合众为一,奠定了今日大罗马尼亚疆域的基础,他也因此被称为勇敢的米哈伊。

红线为勇敢的米哈伊的罗马尼亚在年的最大控制范围,虽已是个独立的大国,但奥斯曼已对三个公国从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两个方向完成了包围,奥地利与波兰在北面也趁火打劫。

由于罗马尼亚周边的奥地利帝国与波兰见到突然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大国,打破了东南欧地区势力的平衡,便联合起来对其发动战争。

到年初,米哈伊的势力被逐出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东瓦拉几亚也被波兰占领。米哈伊试图通过重新投靠奥地利帝国来挽回颓势,但是在8月9日被奥地利派人刺杀而死。

米哈伊真是太天真了(⊙v⊙)

就这样,一度统一的罗马尼亚又被分割成了三个公国,特兰西瓦尼亚不久后转由奥地利帝国控制,奥斯曼帝国则继续控制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从此罗马尼亚人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长达多年,并与它的宗主国一同陷入了发展的停滞。

大罗马尼亚相当于被奥斯曼、奥地利、波兰三家列强瓜分了,有点像之后的三家瓜分波兰。。

到了年,奥斯曼帝国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怂恿下,对俄罗斯帝国发动了第七次俄土战争。

尽管俄军主力被牵制在遥远的普鲁士,但日暮西山的“欧洲病夫”在战争中的表现已大不如前,奥斯曼帝国无力独自面对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高加索与黑海三条战线的同时进攻。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这位俄罗斯帝国元帅和勇敢的米哈伊有着相同的名字

库图佐夫率领俄军在人数劣势下击败奥斯曼军队,并于年迫使其投降,奥斯曼因此割让藩属国摩尔达维亚的一部分比萨比拉亚(今摩尔多瓦)给俄国。

由此,俄罗斯势力进入罗马尼亚,并希望将比萨比拉亚作为前线据点,继续南下控制奥斯曼的黑海南岸及海峡从而进入地中海。

黑海周边的地形图,罗马尼亚所在的多瑙河流域相对高加索地区来说,更适合黑海北岸的俄罗斯一路直攻到君士坦丁堡,彻底控制黑海,进而进入地中海。

随着奥斯曼帝国日渐衰落,俄罗斯认为这是获得一个控制黑海、占领巴尔干、通向地中海的好机会。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引起英法的反对,英法视近东和东地中海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俄国南下温暖海洋的征途中,控制克里米亚和黑海至关重要

年,俄罗斯借口保护东正教教徒对奥斯曼帝国宣战,英法支持奥斯曼对抗俄罗斯,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技术和运输上的落后,俄国战败。

弗朗茨·鲁鲍德笔下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年作)

年法国为了制衡俄罗斯,阻止其再次南下,鼓励奥斯曼的两个藩属公国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合并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并于年脱离奥斯曼藩属独立,年改制为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人虽然在多年后成功复国,然而这并不是他们自己争取的结果,只是大国在巴尔干博弈的妥协产物,在英法看来,罗马尼亚只是俄国与奥斯曼之间的缓冲区,迟滞俄国在东南欧和地中海方向的扩张。

斯拉夫人在欧洲的分布,可见罗马尼亚不光是几大国相争之地,也位于三大斯拉夫民族之间,而罗马尼亚人认为自己是罗马人的后裔...

此时的罗马尼亚主体由于其宗主国奥斯曼长期发展停滞,且自身远离西欧工业化与现代化中心,尽管罗马尼亚拥有大量的粮食和石油资源,但自身贫弱,无力收复大罗马尼亚剩余的特兰西瓦尼亚(奥匈帝国统治)与比萨比拉亚(今摩尔多瓦,俄罗斯帝国统治)。

-年

随着国家的建立与西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罗马尼亚民族主义开始勃兴,罗马尼亚的的近代化和建立统一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治目标逐渐被确立。

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多民族混居之地特兰西瓦尼亚,随着罗马尼亚人与其他民族接触,以及后来匈牙利贵族统治下对罗马尼亚人在*治上的压迫,以罗马尼亚语为母语的人们的罗马尼亚民族意识逐渐高涨,渴望脱离奥匈帝国,与已独立的罗马尼亚王国合并。

可见大量的罗马尼亚人还在奥匈和俄国的统治之下

然而在大罗马尼亚的另一块失地——比萨拉比亚,俄罗斯化*策在上流社会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罗马尼亚人地主在笼络*策的影响下被俄罗斯化,俄罗斯向他们开放*府高级职位,虽然广大农民受影响甚微,但他们对民族问题也甚少关心。

年沙俄治下的比萨拉比亚地图

因而比萨比拉亚的罗马尼亚人整体上没有强烈的摆脱俄罗斯统治并回归罗马尼亚的意识。

年一战爆发,战争的头两年中罗马尼亚保持中立,作壁上观。当年8月俄军在东线取胜时,罗马尼亚随即加入协约国并向奥匈帝国宣战,穿过喀尔巴阡山隘口,进攻特兰西瓦尼亚。(在他们看来是收复失地)

可见,罗马尼亚国内的喀尔巴阡山脉将该国天然分成了特兰西瓦尼亚和东部两大地区

德国人对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十分恼火,因此在年9月德奥联军抵挡住罗军的软弱攻势后,挥师反攻罗马尼亚本土(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由于罗军装备落后,且没有得到协约国之前答应的援助,到10月中旬罗马尼亚军队被德奥联军反杀,大片国土沦陷。宣战四个月后,罗马尼亚全国沦陷。

罗马尼亚军队在喀尔巴阡山,年

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陷入一片混乱,比萨比拉亚(今摩尔多瓦)乘机宣布独立。年奥匈帝国崩溃,复活的罗马尼亚旋即收复特兰西瓦尼亚,同年比萨比拉亚与罗马尼亚合并。

至此,大罗马尼亚幸运地完成统一大业。虽然在一战后石油工业的爆发式增长给罗马尼亚带来了极高的经济增速,但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无法与列强对抗,能否自保仍是未知数。

年至年间的罗马尼亚王国全图,大罗马尼亚的理想已经实现了!

到了年时,随着欧洲形势日益紧张,苏联为了把德国的枪口引向西方,与其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秘密附属议定书中苏联又把它的魔爪伸向了比萨比拉亚,并得到德国默许。

年夏,苏军占领比萨比拉亚,此时罗马尼亚孤立无援只得忍气吞声,至年德国进攻苏联,罗马尼亚立刻加入轴心国选择对苏宣战,试图一雪国耻。

罗马尼亚疆域,北特兰西瓦尼亚划给了匈牙利,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被苏联所占,南边还有一小块被保加利亚占了

罗军的战斗精神使得德军都认为罗马尼亚军队是各个轴心仆从国中最强的,事实证明罗马尼亚军队确实拼尽了全力。罗马尼亚不仅在前线对苏作战,也在后方支援德国石油等战争物资,完全把自己和德国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

年邮票描绘罗马尼亚和德国士兵在巴巴罗萨行动的共同参与,“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圣战”。

奈何罗马尼亚这次运气不佳,站错了队。虽然年德军败退后罗马尼亚决定反水加入同盟国,但这也只是为其保全了年的国土。

二战结束后苏联还是划走了比萨比拉亚,将其拆分成两部分,沿黑海的南比萨比拉亚划归乌克兰,其余则成立摩尔多瓦,由此划定的国界时至今日未变。

罗马尼亚失去的比萨拉比亚分给了乌克兰和新成立的摩尔多瓦

苏联控制比萨拉比亚并建立摩尔多瓦后,再次推行“去罗马尼亚化”,试图将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联系彻底割断。

在语言文字方面,苏联将摩尔多瓦书写罗马尼亚语的字母由拉丁字母强制改为书写俄语的西里尔字母(类同于中亚各斯坦改用西里尔字母),并将其称为摩尔多瓦语。

拉丁语版本与西里尔版本

在人口方面,苏联将部分不服从其统治的罗马尼亚人从摩尔多瓦强制迁出,或投入古拉格,或流放西伯利亚,并将大量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移民入摩尔多瓦,使得摩尔多瓦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罗马尼亚人在摩尔多瓦的主体民族地位岌岌可危。

移民大法好!

4年摩尔多瓦的民族构成

纪念民族驱逐的邮票

在经济方面,由于苏联在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布局高度分化,摩尔多瓦的工业体系以电力(占工业产值23.5%)、机械制造与冶金(占13.7%)为主,没有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因而对苏联总体的依赖性很强。

正由于以上原因,苏联控制下的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联系逐渐衰弱,很多居住在摩尔多瓦的罗马尼亚人不再认同自己是罗马尼亚人。

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上的一处水电站。

由于在苏联治下,摩尔多瓦经济高速发展且对苏联产生了极强依赖性,摩尔多瓦的罗马尼亚人更愿意和苏联在一起,而非回到数十年前在他们看来贫穷落后的罗马尼亚王国时代。

2年摩尔多瓦街头的呼吁与罗马尼亚统一的游行,标语意为:罗马尼亚民族,罗马尼亚语

摩尔多瓦总统伊戈尔·多东(l)与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二在莫斯科,含情脉脉执手相望。

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摩尔多瓦一度有与罗马尼亚统一的倾向,但奈何在摩尔多瓦的部分罗马尼亚人自立为摩尔多瓦人,整体上对罗马尼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较低。

另外由于苏联时代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移民存在,两国统一运动困难重重。尽管罗马尼亚对摩尔多瓦一厢情愿地示好,对其进行各种援助,并支持其加入欧盟,但两国并未能走到一起。

左图:写有“Limbanoastr?(我们的语言)”的公共广告上被喷漆喷上“Roman?(罗马尼亚语)”。右图:基希讷乌的建筑题词:我是摩尔多瓦人!我说摩尔多瓦语!”

综上所述,尽管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拥有共同的主体民族、共同的语言,但是帝俄与苏联对摩尔多瓦近年的统治给摩尔多瓦带来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大罗马尼亚作为一个整体被无数次地拆散并重组,使得两国之间的凝聚力与联系很低。

基希讷乌街头的爱国海报:“摩尔多瓦共和国是我的家园”。

由于苏联时代的“去罗马尼亚化”运动与移民*策,使得摩尔多瓦从内部就分裂成了两派:统一派与独立派,这样的分裂使他们对罗马尼亚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严重下降。

基希讷乌街头的一处涂鸦,蓝色为原来号召和罗马尼亚联合的语句,但罗马尼亚一词被人修改为俄罗斯。

意识形态上,摩尔多瓦也与罗马尼亚有严重分歧。摩尔多瓦向东方的俄罗斯望去,而罗马尼亚则向西方的欧盟望去。两国虽为手足同胞,但异族统治给摩尔多瓦带来的烙印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大罗马尼亚统一运动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何时罗马尼亚人才能摆脱外部势力的左右,恢复勇敢的米哈伊的伟大国度呢?

最后附上大罗马尼亚各部分在历史上的关系图与罗马尼亚领土在年至年间的变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