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广大市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市民朋友了解霸州历史文化、人文情怀的需求。霸州市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推出“‘镜里乾坤’——霸州地区出土铜镜线上展”。
“‘镜里乾坤’——霸州地区出土铜镜线上展”由霸州市博物馆制作,以图文形式,向观众介绍历年来霸州地区出土铜镜的背景及故事,科普古代铜镜知识,藉此展示霸州文物魅力,弘扬霸州历史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便出现了端午节的雏形,古人会在五月用兰草汤进行沐浴。在魏晋时期,端午习俗主要表现为互赠礼物及手臂上系五色丝线、捕蟾入药等驱邪避疫的活动。此时,端午习俗开始与屈原关联,人们将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古代忠臣良将的节日,吃粽子的习俗开始出现。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宫廷及民间出现了更为丰富多样的端午习俗活动,开始盛行水上竞渡之戏。宋元时期,端午竞渡的场面蔚为壮观,出现了金明池竞渡等大规模活动。这一时期,端午诗词、晒书、斗力、射柳等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明清时期,家庭中女性的地位逐渐上升,故此时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寻常百姓家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此外,端午节饮菖蒲酒、插艾草、耳鼻处涂雄黄酒等习俗也是在明清时出现。
上述端午习俗大多广为人知,但是,铸造铜镜与端午节的联系却鲜为人知。
白居易《百炼镜-辨皇王鉴也》曾写到“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太平广记》提及“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以五月五日午时,乃于扬子江铸之。”文中“水心镜”、“百炼镜”既贡镜之一种,指专为皇室或王公大臣所铸造的一种铜镜。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端午铸镜之习俗,根据文献资料,这种习俗或由两汉时期“铸阳燧”流传变化而成。
其实,铜镜的出现远远早于端午节,已知最早的铜镜出现在距今余年的齐家文化墓地中。从先秦到晚清,铜镜一直都是我国沿用时间最长、流行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金属器物。不同时期的铜镜,其制作工艺、纹饰图案、铭文等有一定的差别,也是目前铜镜研究重点所在,对我们认识铜镜的发展及其背后的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迄今为止,霸州地区出土铜镜十余块,年代上至两汉,下至明清,横跨两千余年,其中宋金时期者较多。霸州地区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的延续与变迁均在铜镜中得以直观体现,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现挑选七面霸州出土具有代表性的铜镜进行介绍。汉昭明镜南关汉墓(霸州镇南关村)出土本昭明镜为目前霸州出土铜镜中最早者。半圆钮,圆钮座。座外为一周内向连弧纹,连弧纹外又装饰一周栉齿纹,梯齿纹外为一周铭文。中央连弧纹配合镜钮,像极烈日,而两圈栉齿纹,则如光辉,与“昭明”的含义、与镜子反光照物的功能相对应。
昭明镜是汉镜中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特点当属其镜背铭文。昭明镜铭文随镜身大小而增减,现已知最完整的昭明镜铭文共72字16句,内容以赞美铜镜质量和效用为主:“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絜清白而事君,怨污秽之弇明,微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悦,慕窈窕之灵景,愿永思而毋绝。”镜小放不下完整铭文,则以“昭明”句为主,省字减句,并用“而”字充斥装饰,没有实际意义。
此枚昭明镜,即是在“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两句间挑选几字,并用“而”字间隔成的断章语句。
宋婴戏铜镜石沟墓群(胜芳镇)出土镜体较轻薄,圆形半圆钮,两周连珠纹间主题纹饰为五孩童嬉戏图。
宋金时期故事题材铜镜得以较大发展,婴戏主题开始与铜镜艺术相结合并大放异彩,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孩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表达了古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祝愿,故而留存极广。宋大蹴球铜镜县五金交电工地(现人民商场东)出土镜面平直,镜背桥型钮,圆形钮座,四大蹴球图案。外饰一周凸弦纹,窄素缘。
《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十分流行蹴鞠。到了唐宋时期,这项运动开始兴盛起来,大量蹴鞠主题铜镜亦随之而来,霸州出土的大蹴球铜镜就是其中之一,本主题的广泛流传也直接体现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
宋八出素面菱花形铜镜康仙庄镇薛各庄村出土铜镜为八出菱花形,半圆形钮,光素无纹饰。菱花素缘,整镜朴实无华。素面铜镜在早期铜镜中占有较大比重,既目前出土铜素面镜中春秋战国时期者众多,但宋代出土素面菱花形镜较少。金神兽瑞鸟纹铜镜旧藏圆形,镜面微弧。半圆形钮,一周凸弦纹将纹饰分为两区,弦纹内侧饰一周锯齿纹,内为四只神兽及花卉,外为神兽瑞鸟,锯齿纹。三角形缘,缘内饰锯齿纹。神兽纹镜是较为常见的古青铜镜式样,始作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列式、环绕式、区段式、对置式神兽纹镜和佛兽纹镜等多种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神像(或佛像)与神兽为主纹,再衬托装饰花纹和铭文。金莲荷水鸟纹铜镜
张岗墓群(现霸州镇张岗村)出土
圆形,镜面平直。半圆形钮,饰莲荷水鸟纹,外饰一周凸弦纹,宽平素缘。莲花象征“纯洁”,寓意“吉祥”,是金代较为流行的铜镜纹饰之一。明家常富贵铭文铜镜城关六街道出土圆形,镜面平直,镜背半圆形钮,圆形钮座内饰乳钉纹,钮座外为一周内连弧纹,四朵花卉隔出四栏,栏内篆书铭文“家常富贵”,铭文外一周饰凸弦纹。家常富贵主题于汉唐时期较为流行,而明时仿造汉镜和唐镜的风气很盛,本铜镜便是仿制品之一。明清时期,瓷器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的生活用品与艺术装饰品,这一时期铜镜纹饰的种类和数量都日趋减少,加之西洋镜传入,铜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END来源: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