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9月17号的晚上,我军大部队攻入了武强县城。当时县城的伪军毫无斗志,县大队侦察员孙保亭孤身一人爬墙入城,都缴了一个班伪军的枪。甚至当时对我军攻城威胁最大的日军南关大炮楼,在听见我军的重机枪的压制之下,都吓得没敢出岗楼一步。
但是非常意外的是,这日军都龟缩起来了,反而是在攻打东门炮楼的伪军时候,我军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一、顽抗的武强县城东门
要知道敌人可并不全都是聪明人,他们当中有狡猾的老鬼子,有早就和我军有来往的墙头草伪军,也有那种甘愿当炮灰的铁杆汉奸。
抗日战争中的一大问题,就是汉奸部队的存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迫不得已,有些人是纯粹为了养家糊口,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本身就是地痞流氓,他们为了权位财产,是死心塌地跟着日本鬼子混的。而随着我军反攻的开始,他们自知平日里坏事做尽,害怕被我军清算,所以抵抗起来甚至比日军还要坚决。
当时负责防守武强县东门的,就是这样一支铁杆汉奸部队。我军在8月16号的时候,曾经为此专门突入城内,炸毁了东门的其中一个岗楼,大大震慑了他们。但是如此一来,东门剩余的少部分伪军认为自己血债累累,八路军是绝对放不过他们的。因此这股伪军破罐子破摔,铁了心要进行反抗。
当时我军对内线关系过于相信,只派了六个区小队去对付城墙上的9个碉堡,也给了这股铁杆伪军反抗的勇气。要知道当时一个区小队不过是三四十人,六个区小队分别攻击九个据点,每个据点分下来兵力不过是20多人。这帮子铁杆伪军看我军攻击的人少,这胆子也就大了起来,直接开枪进行了反击。我们在东门的内线策反行动,还没开始就失败了。
我军区小队遇到反击以后,立刻转入了强攻。但是他们人少,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等其余区小队陆续赶过来增援的时候,又犯了“添油”的毛病,打成了葫芦娃救爷爷。因此我们虽然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增援了过来,在东门打得非常激烈,却因为分兵添油和缺乏重武器,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打了半个多钟头还没有解决。
“这样战可不行啊,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整个行动。”当时的指挥部立刻下定决心,命令原打算用于攻打日军南关大碉堡的土坦克,掉头去攻打伪军的东门城楼。第37地区队果断转向,以主力和重机枪排继续封锁日军大碉堡,而将精锐小队偷偷撤了下来,隐蔽的朝着东门增援了过去。
二、八路军爆破+火烧东门城楼
这武强县旧城很小,城墙每个边不过才多米,因此我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赶到了东门。他们也不二话,立刻在城下布置好了火力点,先用轻机枪和掷弹筒封锁了伪军的火力点,然后土坦克就开始迫近,准备开始爆破了。
真实的土坦克下面有轮子要知道当时的37地区队主力连,火力已经非常强大,他们每个连都有两三挺轻机枪、三个掷弹筒、还有九个冀中军区自制的枪榴弹筒,无论是直射还是曲射火力都很强,因此立刻就压制住了敌人的射击。
在火力掩护之下,我军把“土坦克”开了上去,然后引爆了大包的土炸药,把东城门给生生炸开了。不过由于我们的土炸药威力太小,并不足以炸毁城门楼。这帮子伪军仍然冥顽不灵,还依托在门楼里向外打枪。
如此脑子有问题的敌人,当真是世所罕见。也许是因为在这些敌人警备队里面,有日军的指导官也说不定。不过他们这样的负隅顽抗,也彻底激怒了我军。这城门炸开了以后,我军立刻一拥而入,在主力地区队的掩护下,我们的区小队战士们怀抱着秸秆柴火等引火物,直接点燃了东门城楼。我军要用古老的火攻或烟熏,把敌人彻底消灭。
这东门城楼是木制结构,大火一起风借火势,立即烧着了城门楼。这时候的东门城楼,不一会儿就烧成了一根冲天的火炬。这里面的日伪军,立刻鬼哭狼嚎了起来。不过这大火一起,再想吃后悔药那也是晚了。我军点燃东门城楼以后,大家也不管他了,部队转向开始了对于城内其它地方的攻击。反正火势已经非常大了,这些敌人也跑不出来。
最后这股脑子不大行的铁杆儿伪军,这所有剩下的几十个人,就全部烧死在东门城楼之中了。你说这都什么年头了,你们还跟着鬼子负隅顽抗,那不是活该吗?
三、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俘虏伪警察所长的战斗英雄
东门城楼的顽敌一除,城内的我军也立刻行动了起来。当时负责攻击伪县府机关的县大队主力非常顺利,伪县府门岗上的几个伪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军几个手榴弹炸得粉身碎骨,院内的伪军和汉奸都吓得战战兢兢,立刻举起双手跪在地上投了降,我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抓获了日军顾问石仓和很多的伪官吏。
徐春缓副大队长的证件和勋章而徐春缓副大队长这一路手枪队,却遇到了抵抗。当时的敌人提前集中了兵力,把伪警察总所和伪新民会合兵一处,他们企图抱团取暖负隅顽抗。我军手枪队一接近,伪警察所和伪新民会院内立刻响起了枪声。
但是顽敌的抵抗,在气势如虹的我军看来就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我徐春缓大队长的打法刚猛无比,只见他一马当先,立刻带着手枪队扑了过去。他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靠近了敌人,迅速投出了手榴弹,炸开了警察所大门,直接冲进了院子。
当时冲在最前面的,是班长段于子和战士宋双来,他们奋不顾身地冲进了伪警察总所大院以后,这伪军马上就慌了神。两人手里的大肚匣子立刻双枪齐发,近距离的快慢机交叉扫射压制住了敌人的反抗。在打出一梭子子弹后,大多数伪军吓破了胆,纷纷举手投降。当时只有伪警察所长还挥舞着手枪叫嚣反击,宋双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用枪顶住了对方的脑袋,“伪警察所长最终束手就擒。”
宋双来这位战士是武强县大队的猛将,其英勇善战不亚于亮剑中的和尚。他是武强本地常家庄村人,当时只有18岁,但是已经久经沙场,是武强县大队手枪队的老战士了。
早在年4月,刚满14岁的他就成了一名八路军游击队战士,年15岁的时候入*。他作战勇猛顽强,曾经在抓捕大汉奸张拐子,击毙堤南村伪新民会主任吴志荣的战斗中有突出表现,并在后来担任县委警卫员期间,先后两次拯救马庆云政委的性命。此战之后,他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并被授予冀中军区头等“五一奖章”。
宋双来从战士当起,先后历任班、排、连、营、团、师的各级职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突出表现,特别是在年的保北战役中,他率领的3纵7旅20团7连在阵地血战7个小时,从人打剩14人也没有后退一步,战后该连被授予“攻守的钢铁英雄”锦旗,他本人更是被记特等功,是极少数活着的特等功臣之一。
最后宋双来做到了军副政委、石家庄陆军学院(原北京军区步兵学校)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政委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委,年8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战斗英雄。
让我们言归正传,当时伪警察所长一被擒,其余的人员都吓得哆嗦着交了枪。当时的伪新民会长还吓得拉了一裤子翔,口中连呼:“长官饶命!”当真是丑态百出,不堪入目。
四、胜利后抢运粮食
各个伪机关陆续解决了以后,徐春缓副大队长迅速带领部队把大队的俘虏押出城去,顺便也搬开了被鬼子堵住的北门。在城外等着的老乡和大车早忍耐不住了,一哄就进了城。当时老百姓被欺负的狠了,对敌人的气愤早就想发泄,进城后有的拼命地撕碎日本旗,有的使劲地砸伪政府门窗上的玻璃
日军拿梨子喂驴见此情景,我军指战员们赶紧上去维持秩序。到了夜里12点钟的时候,大车队分队分批到了粮库,开始分装粮食。这可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知道当时敌人在武强县的收粮目标,是高达万斤,粮库里当时已经装了近70万斤粮食,当真是堆的满仓满谷,让老百姓看直了眼!
要知道当时的粮食亩产是很低的。小编天刑17查阅了一下,在年到年,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主要粮食品种,如小麦,小米,高梁,玉米,大麦,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当时分别只有斤,斤,斤,斤,斤,斤。这粮食亩产不过是一二百斤,鬼子这一抢就要万斤,这是要饿死全武强县的老百姓啊!
而这仓库里密密麻麻的近70万斤(后来有报道说是万斤)粮食,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我军民立刻压制住了兴奋之情,挥汗如雨的投入到了紧张的装运粮食的战斗中。当时他们是十个人一车,迅速装满以后,车夫立刻赶着大车,立刻从北门、东门出城。
在装运粮食的过程中,还有个意外收获。老百姓在粮库旁边的小屋内,还发现了两个藏起来的日本兵。他们是被安排来看管粮库的,可是当真是有什么样的官就有什么样的兵,这山本乌龟的兵也是乌龟流传人。我们的大军一到,这两个怂包吓得瑟瑟发抖,跑到屋里躲了起来。那还有什么说的,我游击健儿立刻像鹰抓小鸡一样,把两个日本兵抓了起来,五花大绑送到了俘虏队。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紧张装运,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我武强县大队、区小队和冀中军区37区队的指战员们,押着包括三个日本人在内(还有个县顾问石仓)的多俘虏,护送着辆装满粮食的大车,在红色的朝霞中凯旋而归。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大家都知道:这天,真的要亮了!
五、珍贵的历史镜头
年9月17日,第37地区队(原冀中八分区23团一部)和武强县游击队再次攻入武强县城,歼敌余人,并掩护群众运出粮食近70万斤,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经战后统计,此战到黎明战斗结束时,我军仅轻伤1人,除南关日军大炮楼以外,占领了整个武强城,完全摧毁了城内的伪军组织和伪政权。计俘虏日本经济顾问石仓1名,看粮库的日本兵两个,抓获伪军、伪组织工作人员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7个,小炮1门,步枪余支,手榴弹个,子弹余发,电话8部,收音机1台,军装余套,保险箱1个,现大洋块,伪币0余元,汽车1辆,伪机关文件一部,其他胜利品30多车,以及粮食约65万斤。
当天拍摄的我军民抢运粮食照片尤为难得的是,这次战斗被战地摄影师董青,用“白朗照相机”(年柯达公司出的普及型白朗尼照相机,当时售价仅有一美元),拍照记录了下来。当时是在夜间,他把化学牙刷点燃照明,拍摄了这张《我军掩护群众拉回被日寇抢走的小麦》的珍贵照片。
这张照片虽然条件受限清晰度不高,但是人物表情与现场气氛都表现得极生动,把运粮老百姓紧张、兴奋的情绪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让后人得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战斗现场的紧张气氛,是我军摄影史上值得一提的佳作。
而拍摄者董青,是我军早期摄影家之一。他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市,年参加八路军,刚进部队时因为喜欢乐器当了司号兵。后来在年被派到抗大学习军事政治,之后又被保送到冀中军区政治部摄影科学习摄影。后来董青老人回忆说:
“这个摄影班要求比较高,一个是工农干部共产*员,打仗勇敢,不怕牺牲,提了这些条件,学校找到我谈话,我说我去,我愿意。”从此,董青老人便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因为胶卷少,当时他们每隔半个多月就要回一次根据地冲洗照片,时常会被鬼子盯上,所以,他们的包囊中除了相机外,还有火柴、打火机、手榴弹、鞭炮等等,有一次,董青老人就被跟踪了,但他灵机一动,把缴获的相机镜头摆出来,装作射击的样子,把对方给吓跑了。
冀中地区当时的抗日故事,真的是太多了,真要是讲起来,几个月也说不完啊。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趁着老人们还健在的时候,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整理出来,让后人看到、听到。
只有真实的历史,只能让后世人真正的了解,当年的战斗是多么的艰苦卓绝,我们的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历史记述者的责任。
致敬英雄,治史铭记!
(根据徐树臣、徐树凯、孟祥利、徐树英、皇甫老三哥、于増谦真实口述整理,并感谢抗日英雄徐春缓的后人提供资料)
参考资料:
《黎明前的战斗》河北省老促会
《我是一个兵》宋双来
《衡水*史》
《泊头市大事记》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二十三团简史》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37区队(饶武献地区队)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