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旅游也成了目前人们闲暇之余热爱的活动。我国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每逢节假日,这些景点都是人山人海。在北方有这样一座古镇,乾隆皇帝曾这样称赞“南游苏杭,北游胜芳”。
胜芳古镇位于河北省霸州市以东35公里,在春秋时期就在这里形成了村落,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宋朝时期取名为胜芳,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许多外来人员定居在此,胜芳才渐渐成为了商埠重镇。到清朝乾隆年间,胜芳行业林立,各种商业齐发展,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京津保商品交易转运集散地。一举成为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客商云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
如今的胜芳,仍然保留着原生态古镇风貌。胜芳三宗保,即牌坊、戏楼、文昌阁。牌坊建于明末清初,坐落在关帝庙门前,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四柱飞檐木结构建筑。每根柱子下部都有四块抱柱石,以两道铁箍将柱子包起来,抱柱石镶在石基之中,并无戗柱支撑,这正是它的独到之处。北面为“人伦之至”,南面为“护国庇民”。
文昌阁建于明代,曾多次修缮。文昌阁高三层四方形,高悬匾额两块,竖匾“魁星楼”,横匾“文昌阁”。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层天。另有基台,上有顶尖,寓意登高之人可攀临天外之天。
胜芳大戏楼,为清制大式建筑结构,为咸丰年间重修,建筑物为砖木结构,中间以木质屏分隔前、后台。木屏两边设“出将”、“入将”两个门,为演员上下场之用。后台宽阔,供演出单位放置戏箱及演员化妆之用。屋顶建筑采用歇山屋顶,前后两檐飞翘,檐前端设有数个砖刻兽头,屋脊两端各有一砖刻龙头。中间竖一叉形金属物。檐下有一横匾,为“动以天倪”四个大字。这里现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每逢有重要活动都在戏楼举行。
张家大院的主人曾是京浦铁路的财政总管,建于清末道光十年。宅院共分四个四合院,西侧两院均为清式木构架硬山建筑,东侧两院为欧式建筑,中间有穿党鸳鸯厅,为一厅四室,四个小院均有小门,回廊连通。
王家大院分四个小院,集欧洲式、非洲式、中国传统清式等建筑风格于一身,虽然大院的建筑雕梁画柱,但因古代规制限制,其面积要小于官户之家的张家大院。由于当年地震的影响,先保存完好的只有两个小院。建筑用料考究、布局紧凑,屋廊相连,出现了大量如穹门朱漆、百叶窗、琉璃等西洋元素,同时融入传统祥瑞图案和立面造型装饰,被当地百姓称为“圆明园式”建筑。
中苏友好文化宫现在是胜芳博物馆,记述着古老水镇的悠久历史。这里记录在千百年的商海风云与生产实践中,各种文化在胜芳碰撞交融,逐渐积淀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瑰宝,衍生出如胜芳花灯、传统花会、说唱艺术、渔歌夯号等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有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胜芳因水路而繁华,又因水路而衰落。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胜芳镇是各地往来天津的必经之地,水陆交通畅达,文明吸纳通畅,人烟密集,文化积淀深厚。如今的水路已不存在,昔日的车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只能在博物馆中才能有所察觉。
如果这篇文章让您阅读愉快,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