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章开发区法庭工作侧记
BEGGNNINGOFAUTUMN
这是位于霸州市辛章办事处辛胜路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子。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破旧,然后就是拥挤。这里只有八、九间房屋,却是3个单位的办公之处。其中最靠里面的那一间就是辛章开发区法庭。对霸州法院而言,辛章开发区法庭就是一个派出机构,受扬芬港中心法庭指导。可是对于当地的乡镇村街来讲,法庭不仅仅是法院的,还是大家的。法庭是乡镇村街的“得力助手”,是当地群众解纷说理的地方。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别看法庭不显眼,知名度可高着呢。您要是不认识路,随便向当地的一个村民打听,十有八九都知道,而且口碑是一流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法庭的工作人员特别负责任,积极配合乡镇村街的工作,真心实意为乡民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庭的“名片”式人物——王炳琪,老人家今年75岁了,“官称”老王同志。
说起老王同志,绝对属于霸州法院的“王牌种子选手”。早在年,他就出席过全国法院系统的先进表彰会,受到过彭真委员长的接见。老王同志担任法庭庭长多年,妥善处理了大量民事纠纷,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年至年期间,老王同志多年的基层调解经验被广泛宣传推广,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廊坊经验”。他个人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河北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老王同志年正式从法院退休。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一直在乡镇帮助化解信访问题。年起,霸州法院大力推进“一乡一庭”建设,辛章开发区法庭设立后,院领导邀请老王同志“出山”驻庭,他非常痛快的就答应了。
BEGGNNINGOFAUTUMN
我们慕名去拜访老王同志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他正在法庭值班。不足20平米的小屋虽然显得拥挤但是非常干净。老王同志穿着很朴素,白背心黑裤子,手里端着刚刚打回来的午饭。说实话,饭盆太小,馒头太大,根本看不清里面有什么菜。他的眼睛很亮,精神矍铄,根本不像7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人,如同定海神针一样驻守法庭,成功化解了多起村民纠纷。老王同志很健谈,说起村里的大事小情如数家珍。他和我们说了几件最新化解的纠纷。这些事儿听起来像是讲故事,但是每一件都融入了多年的调解心经。
其一“鸡毛蒜皮”也是事
甲和乙两家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凑巧的是,两家同租了一个院子,本来相距千里的两家就这样因缘结成了邻居。有一天,甲抱回来一只小柴狗,养在院子里。柴狗能“看家护院”,乙没有反对,反而和甲一起喂养这只小狗。两家的孩子也很是喜欢,经常和小狗一起玩耍。有一天,乙家的孩子逗小狗时被咬了。孩子打了两针狂犬疫苗,甲支付了疫苗钱。后来,乙提出来再打三针,甲认为孩子已经没事了,不同意,两家因此产生矛盾。乙带着孩子到法庭咨询立案,老王同志接待了他。老王在听乙陈述事情经过时发现乙的孩子特别顽皮。老王联想到案情,向乙确认了几个细节,包括小狗谁家在喂,养在哪,出事那天谁在场,伤口是否愈合。渐渐地,事情的脉络越来越清晰。老王同志决定先劝一劝,他说:“虽然小狗是甲抱来的,但是小狗看家护院你家也受益。你们两家一起喂,小狗应该和你们也熟悉。柴狗的习性你也应当清楚,一般情况下不咬熟人。你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淘气你自己也清楚。你放任孩子去逗小狗,作为监护人是不是也有责任?甲已经给你家孩子打了两针疫苗,从现在孩子的伤口来看,已经愈合了,再打三针有没有必要?起诉可以,法官会查明事实,如果确有继续打针的必要,你的诉求可以被支持。可是对簿公堂后,你和甲兴许就不能做邻居了。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立案自己决定”。乙听了老王同志的劝解,最终放弃了起诉的打算。甲乙两家没有因为这件事再起矛盾。
这件事听起来很小,“鸡毛蒜皮”一般。就是这样的小事构成了乡民的日常生活。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宣言,是人民法院对群众的郑重宣言。我们的“一乡一庭”还有很多像老王同志这样的人。他们不图名利,却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当成了事业来做。也正是有老王同志这样的人,我们的法庭才能在基层扎住根,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未完待续)
原标题:《和风化雨润民心辛章开发区法庭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