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仍将低位徘徊 粮食增产、PPI回落、消费提振有限
本报 上官卫国
国家统计局消息,今年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从月环比看,CPI比上月上涨0.3%。前8个月累计,CPI同比上涨1.2%。
8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4%,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同月,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8%。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5.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3%,租房价格上涨3.5%。
8月份CPI同比上涨1.3%,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CPI涨幅将继续走高呢?观察人士认为,虽然牵引CPI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但综合各种因素来分析,CPI持续大幅上行的概率较小,更大的可能是全年CPI仍将在低位徘徊。
分析比较后可以看出,8月份CPI1.3%的涨幅实际上并不高,涨幅低于1月份的1.9%,也低于5月份、6月份的1.4%、1.5%。当月涨幅比7月份加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涨幅有所加大所致。
有专家指出,目前没有理由推断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上扬。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2004年食品类价格上涨9.9%,在当年3.9%的CPI涨幅中,大约3.3个百分点是由食品价格拉动的;2005年食品类价格上涨2.9%,在当年1.8%的CPI涨幅中,大约有0.95个百分点是由食品价格拉动的。而今年前8个月累计,食品类价格仅上涨不到1.7%,远低于前两年的涨幅。更重要的是,今年早稻、夏粮已增产,秋粮也丰收在望,全年粮食增产几成定局,粮食供求关系有望平衡。粮价的平稳对于食品类价格的稳定将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下转A07版)
在这种情况下,推断以食品类价格上扬推动CPI上涨是缺乏根据的。
观察人士认为,今年还看不到庞大的约占CPI42%权重的非食品类工业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的迹象。首先,技术成熟和进步、规模效应提高了生产率。彩电、电脑、手机、轿车等价格近几年一降再降是对此最好的说明。其次,工业消费品普遍供过于求,其价格受到市场需求的硬约束难以上涨。再者,我国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到来,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在内部循环和消耗,其链条越拉越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涨向CPI的传导明显弱化。正是看到这些因素,专家指出,既然在前两年PPI涨势迅猛的情况下,上升的成本都没能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些微跟进,在PPI涨势已经明显回落的当前,更没有理由预测工业消费品价格能带动CPI上行。
流动性泛滥是部分专家担心CPI走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但泛滥的流动性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企业和各级*府手中,主要流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城乡居民的流动性虽有所增加,但大多流向了商业银行以及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多方面改革远远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增加的收入,流入消费领域的较少,没有能量推动CPI持续上行。
近期看,真正拉动CPI上涨的仍然是服务项目价格和资源价格改革因素。然而,这两类因素近几年已经消化掉一部分,且在CPI中所占权重不大,拉力有限,难以带动CPI大幅走高。
观察人士指出,依据今年前8个月CPI同比仅上涨1.2%预测,2006年全年CPI涨幅将低于2005年的1.8%,全年涨幅应在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