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研创活动作品选登
沁化,我依然能看见您曾经耀眼的光环
作者:杨朴
沁源化肥厂对于我这个年龄的沁源人来说,确实不陌生。我一位本家姐姐她两口子都是这个厂子里的建厂老工人,记得那些年他们从化肥厂回景凤老家时总是先坐班车到赤石桥,然后再徒步三十多里翻一架大山后才能回到景凤乡黎和。我家那个本家伯伯也因为有这么一个女儿和女婿每年最少能去县城两三次,不过他去时不是徒步到赤石桥坐班车,而是骑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后面带两个装了应时吃食的柳条克劳(扁长的柳筐)早晨早早地从家出发,翻山过了西川(庄儿上、赤石桥川)后顺沟一路向南都是下坡路,到了郭道就是柏油路,当天半下午就能到了化肥厂。在女儿所在的厂子里住几天,再骑车回来,回来时女儿女婿给买一些村里没有的好吃的。那些年里,因为女儿女婿在县化肥厂上班,吃的、喝的、穿的比村里别的人家都要好不少,我的这位伯伯很有优越感。那个年代,农民真的羡慕工人,何况他女婿后来还成了化肥厂的车间主任……
我第一次到县城好像是年,也是骑着自行车和一位叫李满红的高中同学相伴,到了化肥厂后就是投宿我这位本家姐姐的,再后来曾经坐着村里的拖拉机去过几次。其实也没有啥大事,也就是走走亲戚,顺便在化肥厂看看工厂的气派和生产时的热闹。年景凤通了农村班车后,再到县城到化肥厂当然就方便多了,跑的次数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化肥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夏天里我姐姐给我吃了几瓣很沙很甜的西瓜;一次是一个夜晚在化肥厂的礼堂(就是现在的河西会议中心那个大房子里)看了一场当时绿茵剧团演的古装戏《红珠女》。那时候的绿茵剧团正是红得发紫的时期,演艺水平确实高超,观众不断地鼓掌,一次次把剧情推向高潮,也极大地鼓励了演员的表演激情,台上演得精彩台下看得尽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沁源化肥厂的黄金时期,全县农村春播时都施自己县里产的“碳铵”化肥。《山西日报》曾经用头版整版刊登沁源化肥厂扭亏为盈,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的典型经验。化肥厂成为沁源县的工业龙头,并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同时,按现在的说法,还解决了很多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就是这个沁源的企业老大,后来培养出不少其它企事业单位的优秀领导干部,被誉为“沁源工业的黄埔军校”。
时过境迁,化肥厂的辉煌已成过去,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其走向衰败的真正原因。与她同样命运的还有:沁源化机厂、沁源金属配件厂、沁源县焦化厂、沁源县铁厂、铁厂等……这些企业都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它们也都愿意“光辉地一直走向未来”。但是,既成事实,一定也有其合理的原因。
如今,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里,我们依然能够清楚地看见,沁河源土地上这些企业,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放射出的耀眼光环。
幸运的是沁源县化肥厂“依旧存在”。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沁源化肥厂虽然从化肥生产基地变成了荒草钢铁共存的蛮荒之所,但是这个“沁化”能在如此艰难中寂寞地坚守将近二十年时间,实在不是一般的煎熬。如果没有挚爱的深情,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坚信的信念,这厂房、设备、人员一定早成“旧事”了。
年5月,在启动“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主会场暨沁源县地方国营化肥厂生产区保护工程项目”中,已经沉睡了将近二十年的沁源化肥厂重新走进了沁源人的视野。张小宏厂长和他那些“沁化人”们在沁源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这座钢铁的“袖珍之城”耐心洗涤、梳妆打扮,希望从此“唤醒”它,让它实现“蜕变”,这个“梦”同时也是热爱沁源的所有人的“梦”!
每一个生产车间、每一台设备,每一处办公场所、每一本账单,每一个区域、每一条小路……静静地,都是一个故事,她们期待与时代同步、为时代服务的优秀文化的唤醒。
辉煌已经不再尘封,但已成往事;岁月永远不停脚步,却适者生存。或者真的有一天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走进这块满是故事的化肥厂,把沁源上世纪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沁源人的爱恨情仇写成一部畅销百年的巨著,这里就是拍摄这部巨著的最好基地……
作者简介:
杨朴,男,生于年,景凤乡黎和村人,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县旅游服务中心职工,文秘技师。系山西省作家协会、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参与编辑了《山西省旅游景区志》中的《灵空山志》;出版《雁过集》《太岳龙古迹》等书籍。扫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