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储户28亿元存款被质押”事件还在持续发酵。11月4日晚间,渤海银行发布情况说明称,当事方济民可信集团对质押情况是知情的,并非其对外声称的单纯的存款客户。随后,济民可信回应,“我集团对存款遭质押毫不知情!”
个中的是非曲直尚待相关部门进一步查证,不过,这一事件却揭开了存款质押市场最隐秘的角落:这个行业内无法摆上台面却又切实存在的“潜规则”,银行、存款方以及贷款方各有诉求,而这个“被质押”的游戏如果要进行下去,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其中两方的“配合”。这究竟是监管漏洞还是行业陋习?
业内专家表示,这类事件一般伴随着内外勾连,在不出风险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而真正出现违约的情况并不普遍。不过,存款作为银行最具安全底线的业务,此类事件会引发储户对银行存款安全性的担忧,更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你知情!VS我不知情!
随着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和济民可信集团4日的双双公开发声,“28亿元存款被质押”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称,济民可信对此事是知情的,并非其对外声称的单纯的存款客户,并且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济民可信系还收取了来源于华业石化系的三倍于该行存款利息的额外收益。
而济民可信则称:“我集团再次重申,下属两家子公司28亿存款遭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质押并未第三方提供融资担保的全部操作过程,我集团毫不知情。”
此前,大型医药企业济民可信称,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先后存款计33亿元,而其中的28亿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质押担保。子公司无锡济煜山禾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山禾药业)在9月3日向无锡警方报警。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银行配合,就可以反复进行,放大杠杆,也就是说,华业石化只是做一个资金通道。但因为华业石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了质押担保贷款,并且出现了贷款违约,因此这个游戏链条就断了。”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涉及一系列违规操作是肯定的,至于是否涉及其他企业人员甚至企业还有待调查。
常规业务中的“非常规”操作
存单质押原本是银行常见的质押贷款业务。
各家银行根据各自风控条件的不同进行把控,有些银行要求存款方与贷款方必须存在关联关系,有些银行则没有此要求。其流程要求较为严格,涉及多个业务条线以及风控部门的审核,公司法人、经办人签字以及印鉴核对等环节较多,且金额较大的质押还需要审批权限较高的层级去审批。
天津钧兴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志彪说,“存款被私下质押案件中,一般为内外勾结伪造存单进行质押贷款,且通常会对存款人,或者拉存款的中间人支付高额的好处费,否则企业很少会直接存大额定期存单,利息太低划不来。”
“按照存单质押流程,银行内部独自操作完成这项业务的可能性较低,起码需要一名外部经办人的配合,因此要完成此类操作存在内外勾结的可能性很大。”一家股份制银行某支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实际上,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并非个案。多地都曾发生过储户存款莫名被人质押贷款的案例,不少和银行内鬼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显示,储户高女士在某银行大连分行办理了人民币万元的大额存单存款业务,但几天后发现该存单被质押冻结,用于给借款人唐某发放人民币万元贷款提供质押担保。而高女士根本不认识借款人,也没有签订过委托书,更没有做过公证。银行则称,借款人唐某在申请贷款时,提供了高女士在某公证处的公证委托书,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大额存单的质押担保手续,银行对公证书真实性进行了审查及确认,根据公证委托,对高女士的大额存单进行了质押冻结。而结果查实,公证书存在伪造的可能,唐某涉嫌骗取贷款。
年3月至10月,某银行霸州市支行营业部主任张某奎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充当“银行内鬼”,委托中介引诱储户存款,并指使他人伪造储户的身份信息,冒充存款人到银行办理存单质押贷款,骗取该银行万元。
是制度漏洞还是行业潜规则?
根据记者的调研,涉事的贷款方华业石化也存在疑点。据银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华业石化的身份有点像“资金掮客”,协助银行做“冲量”业务,如果不是贷款出现违约,济民可信甚至有可能都不会发现自己的存款曾被质押担保的事。
启信宝的股权穿透信息显示,目前,华业石化系江苏颐庄商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是在10月27日才变更的。此前,华业石化的全资股东是江苏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华之业能源则是北京华昌置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昌置业又是中国石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不过,中石油